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
一 引言
总部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企业通过总部与生产制造环节在空间上分离,从而在不同区域内实现资源的再配置,形成中心城市与制造基地的地区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合作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全球价值链作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组织方式,实现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与总部经济形态结合,以国际化的视角,为我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总部经济是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中的高附加值环节,不仅实现了中心总部与制造基地的简单空间分离,更通过空间链条和产业链条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了国际研发、国际制造和国际营销。发达国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总部经济功能集中在研发、管控的高附加值环节,通过产业链条,管控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制造、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及自然资源,成功切入了全球价值链条,并承担起了其加工组装环节,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代工基地。与此同时,这也使中国面临了低端锁定和区域发展失衡的发展困境。如今,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开始向外转移。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贸易摩擦的增加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使集聚于东部地区的加工产业逐渐丧失了成本优势。从国际形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价值链从事制造组装环节,且倾向于更低的成本;处于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发达国家不断纵向压榨。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的全球经济秩序面临重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要摆脱低端锁定的分工地位,向全球价值链附加值高的环节攀升,实现产业升级,需要发挥自身在国际经济中的先发优势和在位优势。发挥总部经济,一方面提高价值链在区域间传递和延伸的可能性,带动中西部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内产业的关联效应和增值程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全球视角下,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向上走出国门去国际大都市建立总部,向下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建立生产基地。而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也表明,发展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总部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中国摆脱目前的低端锁定和地区差距的双重困境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二 总部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关联关系模型分析
总部经济是企业按照企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把具有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市场服务、财务结算、投融资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的总部型机构,迁到具有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与良好的商务服务业基础、高端要素资源比较密集的区域;把生产加工组装环节及其机构布局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成本较低的区域,而形成的一种“总部中心+制造基地”的经济形态。就单一企业而言,企业总部通过指挥外围地区的子公司、办事处、工厂和其他相关机构,进行资金、生产、贸易、人才和信息的集中运作与协调管理,形成了“企业总部+制造基地”的企业价值链;就若干个企业而言,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企业总部积聚,并通过产业的分工协作,形成了“总部基地+制造基地”的产业价值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全球经济日趋形成全球(产业)价值链。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链式网络组织,涉及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整个经济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其中,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运作、市场网络(总部基地)等过程是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而生产制造、加工(制造基地)过程是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总部基地+制造基地”的产业价值链在全球的这种布局,组成了“总部基地+制造基地”的全球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我们简称为全球总部经济价值链。
总部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关联关系用“微笑”曲线描述非常形象贴切(图1)。
图1 全球总部经济价值链示意
在微笑曲线底部,即全球价值链的中游,主要包括产品的生产、制造及组装,是产品附加值最低的环节,对应总部经济中的“制造基地”,利润空间狭小。其低缓的走向也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