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1年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

    作者:柴浩放 张佰瑞 黄序 张宝秀 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摘要:本文介绍了2011年北京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进展,分析了北京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最突出的问题便是相比较资源的投入,制度创新仍是北京城乡统筹的短板,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仍有众多问题需要破解,这一领域制度创新的需求十分强烈。展望未来的发展,北京市要持续稳妥地推进城乡统筹,必须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在统筹过程中多元利益格局的建设和保护,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切实的环境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2011年,北京市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推进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实现了“十二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开局。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提高北京城市化质量的切实要求,是在北京城市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后,提高发展后劲,巩固发展成果,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北京作为首都,有责任、有条件、有基础率先在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域取得突破,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北京的城乡一体化在2011年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 北京城乡一体化进展

    2011年北京市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在推动城乡结合部重点区域改造、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由于牵涉到土地利用方式和农民生计方式等利益的调整,城乡结合部地区一直是北京城乡矛盾最为尖锐、城乡统筹难度最大的区域。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现,从长远看,只能通过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保护农民利益的方式来实现。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北京市开始了对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的改造探索。50个重点村村域面积85.3平方公里,聚集了12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4万,流动人口达100万人。这些村庄的典型特点是人口结构倒挂现象突出,瓦片经济盛行,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压力大,各类矛盾交织。从2010年2月开始,北京市将城乡结合部地区问题最典型、最突出的50个村作为工作的重点予以突破,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12年4月基本完成。经过2010年的启动阶段之后,2011年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改造扎实推进,50个重点村中已有47个村启动了搬迁,28个村完成搬迁,19个村正在搬迁。

    城乡结合部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农村综合改革和深化城市化进程的结合体,涉及土地、人口、就业、集体资产、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等问题,需要一个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北京市在50个重点村改造中对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开展了十多个专项行动,囊括规划实施方案的优化、立项审批权的下放、土地资源的统筹、融资过程中自有资金与抵押物的调度、拆迁补偿的政策平衡、抢建违建的整治、整建制农转的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各职能部门从现实需要出发,创新机制,重点村建设项目全部进入“绿色审批通道”。市发改委下放重点村建设的立项核准权和招投标核准权,目前已核准50个重点村111个项目。市国土局加快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完成重点村35个土地储备项目授权审批工作,使拆迁、建设、产业发展、整建制转居工作得以落实。市住建委制定《关于核发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拆迁许可有关问题的批复》,加快相关手续办理。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按照劳均50平方米标准为重点村规划62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并制定了《关于促进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集体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50个重点村全部启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37个,整建制农转居已有13个村基本实现。

    重点村建设对资金需求巨大,资金是各项工作推进的根本保障。50个重点村目前已累计融资1702亿元,其中自筹资金459亿元,银行贷款1243亿元。市区土地储备机构共为重点村建设项目提供了价值约700亿元的抵押物。市财政建立20亿元应急风险资金,缓解自有资金筹集压力。北京市还优先满足重点村基础设施资金需求,统筹了大市政建设投入138亿元。

    重点村改造工程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使农民充分享有合理的财产补偿。在50个重点村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村民以最低90%,最高100%的赞成票对方案予以支持。在社会保障方面,以超转人员(指国家建设征地农民户转为居民户的原农村劳动力中年龄超过转工安置年限人员)为例,人均可享有50平方米住房,25万元左右的拆迁补偿款,每月能领到1200多元的保障金,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80%以上。在社会管理领域,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牵头制定了《关于加强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的意见》,将现代化的社区服务管理理念、机制、方法引入城乡结合部。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