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
房山区区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其中2/3是浅山区和深山区,有462个村,34万多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广度深度上融入市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房山区一直努力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 房山区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形势
房山区作为传统资源型产业大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的双重压力,全区发展经济的任务非常繁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总量不足
经济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GDP总量的持续增长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其他方面的发展便无从谈起。从纵横向对比来看,“十一五”期间,全区GDP年均增速达到12.2%。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00.4亿元,在五个城市发展新区中排在第五位,与第一名顺义相差342.4亿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1.5亿元,在城市发展新区中排名第三,但是与排名第一的顺义比,仍相差496亿元。从结构来分析,“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比重平稳下降,由2005年的5.3%下降到3.9%;第二产业比重在60%左右波动,2010年达到64%,其中燕山石化工业产值占全区二产总量的约70%;第三产业比重呈现上升态势,由30.7%上升到32.1%。2010年全区三次产业比为3.9∶64∶32.1,总体呈“二三一”结构,但这与全市“三二一”构成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存在较大局限性。所以,房山区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总量将处在一个加速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阶段。
(二)产业支撑不够
房山区是资源大区,煤炭、砖、水泥、石灰等资源型产业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的转型,区委、区政府严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关闭整顿“五小”企业,自2000年以来,共计关闭资源型产业2000多家,减少产值40多亿元,直接间接造成10万多人面临重新就业,特别是2010年5月30日,煤炭产业彻底关闭,结束了房山区千年采煤史。从全区整个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前期全区由于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发展相关低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惰性,高端二、三产业没有及时跟上,当前新兴替代产业正在发育成长,发挥支撑作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全区经济在“关”与“育”的衔接上出现断档。这一切表明房山区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三)就业压力很大
就业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整体来看就业问题,归结一句话就是,新旧矛盾交织、各种因素叠加。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形成新的冲击
按照北京市、区的总体发展规划,房山区将关闭资源型企业。这些企业多年以来作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企业关闭后,如何重新组织劳动力就业,一直是全区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2.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突出
随着房山区新兴城市建设的推进,征占地项目逐渐增加,失地农民也会逐年增加。这些人员失去土地后,需要在二、三产业重新就业,也加大了就业压力。另外,房山区还有历史遗留的占地农转居指标没有落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转居人员还会不断增加,这必将会促成城镇登记失业率升高。
3.转移就业的渠道和就业技能的局限
房山区每年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2万人左右。未来5年,将有几万名山区人口向平原迁移,需要重新就业。这些人员由于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技能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弱,对二、三产业岗位的适应性差,转移就业的渠道和就业质量都受到很大局限。由于就业需求与征占地补偿、房屋动迁安置、集体经济利益分配、社会保障待遇等纠缠在一起,极易形成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大就业的难度。
4.特殊人群的就业难题更加突出
房山区每年登记失业人员2万人左右,其中“4050”人员、失业一年以上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超过半数。加之,以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就业问题等,这都将长期成为全区就业的难点。
二 房山区小城镇发展的新思路、做法及成效
(一)新思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变化,区委审时度势,冷静决策,积极应对。2009年初,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紧紧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