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6年的中国国际收支

    作者:林楠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摘要:

    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格局。截至2016年9月,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为2。5%,外汇储备余额为3。12万亿美元。2016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并非简单的周期性现象,贸易差额与贸易条件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联,对外贸易结构与布局优化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需发力点;资本和金融账户其他投资项下资本流动成为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非直接投资项下差额与其他投资项下资本流动是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的重点;“藏汇于民”、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化解货币错配风险。预计2017年“藏汇于民”效果将继续显现,国际收支“新常态”与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形成良性互动的正向循环。

    图1 中国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明确要求“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1]。当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快速提升。从对外贸易发展看,尽管当前全球贸易发展已进入低迷期,但中国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仍保持稳增长态势,2015年为14.2%(见图1)。从对外投资发展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ODI流量及存量的全球占比较之前均有大幅度提升,2015年中国ODI流量占全球的比重近9%(见图2)。但是,中国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入篮”正式生效。总之,2016年既是中国经济特别是国际收支“新常态”进入后SDR时代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开局之年。

    图2 ODI流量和存量中国占全球比重

    一 2016年总体情况: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际收支既反映流量,也反映存量[3]。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是一定时期涉外经济交易的总额,即流量;国际投资头寸表则是一个存量统计,记录的是某个特定时点上,一个经济体的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体现了“藏汇于民”的效果,反映出境内主体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的不断调整。

    (一)国际收支概览

    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逆差”的格局。按最新的国际收支统计口径[4],2016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为1747亿美元,同比下降26.8%;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为3798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储备资产减少2941亿美元,相比2015年前三季度储备资产减少2277亿美元,同比增长29.2%。从2016年第三季度初步数看,经常账户顺差为712亿美元,同比增长8.7%;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为2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储备资产减少1363亿美元,相比2015年第三季度储备资产减少1605亿美元,同比下降15.1%(见表1)。

    表1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季度表)

    表1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季度表)-续表

    (二)经常账户概览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基本稳定,2016年3月触底后有所回升。从构成看,中国经常账户顺差长期以来主要源于货物贸易顺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服务贸易逆差成为经常账户差额的主要逆差项(见图3)。在新常态下,货物贸易顺差和服务贸易逆差均较为稳定(见图4)。2016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顺差为36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3%;服务贸易逆差为1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初次收入逆差为48亿美元,同比下降79.0%;二次收入逆差为45亿美元,同比下降10.0%。从总量看,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经常账户季度差额占当期GDP的比重(CA/GDP)在持续下降后已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回升(见图5)。相对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历史峰值,目前CA/GDP已收敛于合理区间(见图6)。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的CA/GDP为2.51%,比2015年第三季度的2.34%有所提升。

    图3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常账户收支状况

    图4 新常态下中国经常账户收支状况

    图5 新常态下中国外贸依存度及季度CA/GDP

    图6 近20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及季度CA/GDP

    (三)资本和金融账户概览

    新常态下,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反映了境内主体增加外汇资产或境外资产配置,即“藏汇于民”的效果。《“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其中的资本项目,对应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中的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从2015年第三季度到2016年第三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从1626亿美元扩大至2073亿美元。截至2016年上半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为1721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逆差(净资产增加,下同)主要来自其他投资,其他投资逆差为900亿美元(占比为52.3%),比上年同期逆差1931亿美元下降53.4%;其次来自直接投资,直接投资逆差为466亿美元(占比为27.1%),上年同期为顺差608亿美元;再就是来自证券投资,证券投资逆差为33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