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
一 当代新安全观的形成以及非传统安全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安全”——作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最常见的一个术语和基本概念,实际上也是目前社会诸多领域中使用比较广泛,但又不十分确定的概念之一。安全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与“威胁”、“危险”相对应的。在汉语中的释义,“安全”的习惯用法是指一种状态,一般可以表达为三种含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在英语里的表达,按照《韦伯词典》的解释,“security”一方面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没有恐惧;另一方面还有维护安全的含义,指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1]。从上述两种语言的解释上来看,“安全”的含义基本相似,就是指“不存在危险和威胁”。安全问题以及对安全问题逐步深入并日益广泛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中比较核心的问题之一,并越来越受到各有关方面的密切关注。
“安全”一词最早出现在国际关系的文献和资料中并被频繁使用,一般是指“国家安全”,即传统安全威胁的对象和传统安全的行为主体都指的是“国家”。传统安全不但特别注重军事安全,而且把“国家”作为安全的唯一主体,从而表明传统安全的核心在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领土的完整。综上所述,传统的安全概念,一般是指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或国家间的军事、政治关系,即如何以运用军事力量为主的强力手段,来达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目的。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安全研究”实质上就表现为“国家安全研究”,或也可称之为“战略研究”。根据这种传统的安全概念,国家要保护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保持其主权地位、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边界的不可侵犯,同时也不能容忍外部势力对国内事务的强制性干预等。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安全越来越多地超越单纯军事领域向其他广泛领域扩展,非传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以军事安全为主要内涵的传统国家安全观念与安全战略开始受到冲击。安全概念已逐步扩大到许多领域,安全所包括的内容日趋多样化;安全问题的核心利益也日益由单一以战争为背景的军事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众多社会领域。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问题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告诫人们,在认识现实安全问题、谋划国家安全战略时,必须兼顾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客观存在,并根据新安全观的形成及其引发的各种新问题,在两者之间寻求完美与整体的结合与平衡。
20世纪末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比较突出的新问题、新威胁、新课题,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也发生了一些新的重要变化。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安全威胁的来源、安全的主体以及维护安全所需要采取的政策、手段和措施等,都被重新加以讨论、研究和审视。基于全球化的客观背景,研究者也将安全议题从传统的军事领域逐步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留学、环境、信息等诸多“非传统安全”的领域。在此时期内,非军事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却逐渐增强,诸如金融风暴、资源短缺、粮食危机、环境污染、网络攻击、物种入侵、文化渗透、信息安全、人才流失、生态恶化、疾病瘟疫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综合国力。
一个时期以来,众多研究者也针对“非传统安全”的概念和定义以及涉及的主要内容,先后发表了各种意见和观点。学界一般认为,可将“非传统安全”表述为:由非政治和非军事因素所引发、直接影响甚至威胁本国和别国乃至地区与全球发展、稳定和安全的跨国性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一种新安全观和新的安全研究领域。一个时期以来,研究者们逐步归纳出来的“非传统安全”大致包含以下一些基本内容: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人才安全、民族分裂问题、宗教极端主义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教育安全问题、武器扩散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流行疾病问题、人口安全问题、毒品走私问题、非法移民问题、海盗问题以及洗钱问题等。[2]
综上所述,所谓“非传统安全”是指非国家行为体,采用非军事手段对主权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公民人身安全、社会稳定形成的某种威胁。综合众多学界研究者的观点和意见,本文归纳出相对传统安全而言的“非传统安全”大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