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
当今的世界金融问题日益复杂、日益突出、日益敏感,因此本书特单列一章来加以阐述。
德国和中国的财政金融体制不完全相同。所幸我们指的金融就是资金融通,主要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这同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undesanstalt für Finanzdienstleistungsaufsicht,简称“Bafin”即金监局)主管的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大领域是完全一致的,自然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央行主要是发行货币、监管货币的流通和回收以及保持货币的稳定,其他银行主要是负责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证券主要是货币投资(一年以内证券)或者资本投资(一年以上证券);保险主要就是财产险和人身险。
金融的核心是货币(包括有价证券),金融政策的核心自然也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广义货币政策则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由于德国已经将其货币主权让渡给了欧洲央行,因此本书便将德国的货币政策分为两个部分,先后在本章和第七章中加以介绍。
第一节 金融体制
金融体制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组织、管理制度,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市场的设置方式、组成结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目标等。[1]
当前跨国银行业极其发达,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导致跨国银行迅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2]这一方面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金融危机提供了温床。
世界的金融体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经营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市场主导型经营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经营模式。[3]
在联邦德国过去只有德国央行,即德国(德意志)联邦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拥有货币发行垄断权。硬币发行权则属联邦政府。
由各单位发行的证券、汇票、支票、债券、股票和基金券均属有价证券,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之外的一种再融资,它们也能起到一些货币的作用,但不是货币。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问题就出在这些金融衍生品身上。
在金融机构中交易所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德国的交易所分成四大类,即商品交易所(例如粮食、咖啡、燃油交易所)、服务交易所(例如保险交易所)、外汇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例如有价证券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
第二节 银行
一 世界的两大金融经营模式
德国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其特点是:1.银行数目众多,据2010年统计,全国共有2093家货币机构、38183家分行或分部,还不包括投资公司;2.银行资产雄厚,其全部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4]3.金融市场很不发达,1993年股票市场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如今也只上升到40%左右。
德国的私人家庭资产大多是银行存款,债券、基金的持有率较低,股票的持有率更低,股票市场在融资渠道里所占比例较小。
二 2015年世界20大银行的排名
世界银行从组成来看,主要可分为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和各色各样的专业银行三大类。[5]
世界银行每年都会有排名,但因主持排名的单位不同,排名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排序也就不一样,甚至会大相径庭。下面使用的是英国《银行家》杂志2015年10月13日发布的对2015年各大世界银行的排名,名次同2014年的完全一样。由表5-1中可以看到,2015年在世界银行20强中中国、美国各占5席,英国、法国各3席,日本2席,西班牙1席,德国1席(德意志银行)。
《银行家》杂志是全球权威的银行金融业杂志,每年都会按照一级资本发布世界银行排名。
表5-1 2015年世界银行排名
表5-1 2015年世界银行排名-续表
三 德国银行业的历史发展
德国的金融银行业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1853年,德国成立了第一家工商银行,随后又出现了一些新银行,家族式的私人银行占据主宰地位,主要从事存、贷款业务。19世纪60年代后,股份制银行、储蓄银行、合作银行和抵押银行相继出现,第一个外汇交易所也在法兰克福成立,银行业与产业资本逐渐融合,并日益支配着证券市场。到1870年已形成了德意志银行、裕宝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统治局面,并在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