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殡仪职工的工作及生活状况、分析研究殡仪职工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其相关需求,从而为改善殡仪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提出对策建议,2010年,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组织调研组深入江苏、安徽、广东、云南、江西五省及北京市等地,对14个殡仪馆的76名殡仪职工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面对面个案访谈的形式,根据问卷所列的问题,对殡仪职工的社会地位、心理状况、工作状况、收入状况、工作环境、卫生防护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开放式的访问。对回收问卷通过社会统计软件(SPSS16.0),运用单变量描述分析和多变量相关分析及变量交叉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一 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一)性别结构
被调查职工共76人,其中男职工53人,占总人数的69.7%;女职工23人,占总人数的30.3%。
(二)年龄及学历结构
被调查的职工以年轻职工为主,其年龄构成为21~30岁占42.1%,31~40岁占22.4%,41~50岁占22.4%,50岁以上占13.2%。职工学历主要为大专和高中学历,小学学历占1.3%,初中学历占17.1%,高中(中专)学历占30.3%,大专学历占43.4%,本科学历占7.9%。拥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职工主要分布在21~30岁年龄段,分别占54.5%和66.7%,说明年轻的殡仪职工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而年龄越大则学历越低,50岁以上职工大多为初中和高中学历,没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
殡葬职工所学专业以殡葬和管理类居多,占57.8%,其他专业占42.2%,其中殡仪专业毕业的占26.7%,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占31.1%,原因是在职职工在接受学历教育时大都选择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此外,也有其他专业毕业的人选择了从事殡葬工作,如计算机、会计、广告策划、平面设计、文秘、卫校、驾驶、社会工作、法律、美容美发、金融、旅游管理、园林、机械电子、音乐等专业的人才,比例高达42.2%。这说明,殡葬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行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择业观的转变,其他专业的人才对殡葬行业的接受程度也逐步提高。
(三)工作岗位及技术资格
据调查,殡仪职工多数是一人一岗,小部分职工为一人多岗。一人一岗的职工占84.2%,其中防腐整容11.8%、火化13.2%、遗体接运11.8%、殡仪服务35.5%、行政及财务6.6%、后勤服务1.3%、科室管理3.9%。同时从事多个岗位的职工占15.8%。一些小城市殡仪馆和县级殡仪馆为了降低成本,馆内职工大多身兼数职,有的职工同时从事防腐整容、火化、遗体接运、殡仪服务、后勤服务等岗位,几乎成了全能手。
殡仪职工大多拥有职业资格,其比重高达61.8%。其中,拥有(殡仪服务员、火化师、遗体接运工、防腐整容师等)殡葬专业职业资格的占46.1%;拥有(计算机、经济师、汽车驾驶、会计、秘书、社会工作师)等非殡葬专业职业资格的占15.8%。同时拥有两项职业资格的占6.6%。
值得关注的是,有的殡仪馆规定,不在编职工不能考取殡葬专业职业资格证;大部分殡仪馆职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未能与工资挂钩,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人事和劳动部门不承认,有些是因为财政部门不认可。
(四)编制状况
在被调查的职工中,在编职工占39.5%、不在编职工占60.5%(其中合同工50%,临时工10.5%)。68.4%的合同工分布在20~30岁之间。这说明,大部分年轻职工都不占编制,他们是殡仪馆各岗位的工作骨干,但工资福利待遇却要比在编职工低许多。
二 殡仪职工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社会歧视仍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67.1%职工不会因为从事殡葬业而与亲戚、朋友疏远;有71.1%的职工过年会去亲戚朋友家拜年,15.8%不会去,13.2%去得很少;有75.5%的职工会参加亲戚朋友的婚礼,13.2%不会去,11.3%去得很少。以上结果显示,现在已有越来越多有大专学历及各种不同专业的年轻人投入殡葬行业,殡仪职工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大部分职工也并未因为自己的职业与亲朋有所疏远,一般至亲、好友都能理解并接受殡葬职业;有的职工认为既然别人结婚请了自己,就表示别人不忌讳自己的职业,所以过年过节,亲友结婚都会去走亲访友,很多时候反倒是因为自己工作忙,无节假日去不了。这说明,现在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接受并理解殡葬业和殡仪职工,殡仪职工的社会地位相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而言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从访谈中了解到,殡仪职工大多是在别人邀请下才去走亲访友的,一般不会主动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