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上海市骨灰撒海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吕春玲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摘要:骨灰撒海(亦称“海葬”)是不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在土地稀缺的上海,持续开展海葬服务20年,这是殡葬习俗改革中一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事。本文通过对20年来殡葬服务历程的初步分析,提出了三阶段分析法,并试图探究殡葬服务内在的四条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葬服务未来发展的四点构想。

    上海濒临东海,在世博会后,正进一步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步伐,这也对加快殡葬业的转型,建设与现代民政大格局下的现代殡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提高海葬服务水平,已成为上海殡葬业现代转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上海市开展海葬服务历时20年。对20年来海葬服务的研究表明,其发展过程呈现阶段性特征,各阶段又有其不同的内容,从中又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而为殡葬服务未来的发展途径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 海葬服务的现状及发展阶段的基本分析

    早在20多年前,上海就率先实现了100%火化率。在殡葬习俗革命中完成了由保存遗体向不保存遗体的重大转变后,如何进一步处理火化后的骨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年前,上海市政府根据本市东临大海的特点,支持殡葬界开展骨灰撒海服务。海葬服务20年来,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从弱渐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162次骨灰撒海活动,75000人次参加海葬活动,21196具骨灰撒入大海。近年来海葬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占死亡人口的比例达1.5%,呈现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20年海葬服务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经分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阶段(1990~1998年)

    1991年1月25日,上海市民政局召开骨灰撒海活动新闻宣传会。同年3月11日市政府下达文件,批准举办骨灰撒海。3月19日举办首次撒海活动,113具骨灰撒入大海。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亲自出席活动,并作“骨灰撒大海,情义留人间”的讲话。70多家国内外新闻单位全程跟踪报道了这次活动。

    第二阶段:推进阶段(1999~2007年)

    为稳步推进海葬服务工作,1999年8月,专门成立了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隶属市殡葬服务中心,专业从事组织骨灰撒海活动;为了进一步倡导海葬,鼓励更多的市民支持海葬工作,上海市政府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海葬补贴制度,并先后四次提高海葬补贴标准,从最初的每具骨灰补贴150元,提高到每具400元;为解决骨灰撒海后亲属无处祭奠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市民对骨灰撒海的认同感,上海市在滨海古园建立了海葬纪念苑,将骨灰撒海的亡故市民的名字镌刻在海葬纪念墙上,为家属提供追思场所。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08~2010年)

    为加强政府各部门和运营单位之间的联系,共同推动海葬工作,2008年11月,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民政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海事局、市环保局等11家单位共同成立了海葬工作联席会,从此上海海葬服务步入了协调发展阶段。

    为深化殡葬改革,支持、宣传、倡导骨灰撒海活动,2008年4月6日,上海在滨海古园举办了第一次公祭海葬典礼,这也是中国殡葬史上的第一次海葬公祭活动。此后的每年清明前,上海都举办类似的公祭活动,鼓励市民用音乐和鲜花表达对海葬者的缅怀之情。2009年,海葬纪念碑重建,为每位海葬者刻名树碑,进一步美化了海葬追思环境。

    二 海葬服务所循之“理”的初步思考

    上海市海葬服务20年的历程不仅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而且从事理的角度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凡事皆有“理”。物之理,即物理;事之理,为事理。努力寻求海葬之事所循之“理”,对于深化海葬服务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总结20年之经验,其“理”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协同合作是开展海葬服务的前提

    海葬是殡葬改革的一个方向,它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民政的主动和努力,但是,单靠民政的力量是不够的。20年中,上海海葬工作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无不得益于市政府的有力领导和各相关单位的并肩作战。

    (二)制度建设是开展海葬服务的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机构制度建设是海葬服务纳入正常轨道的基础。为此,上海建立飞思海葬服务部,专门从事海葬服务,并归属于市殡葬服务中心领导。此外,针对海葬服务跨业界、涉及部门多的特点,上海市政府又以联席会议的形式,让相关部门坐在一起,及时就海葬服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方案,推进海葬工作持续发展。

    (三)补贴机制是开展海葬服务的保障

    从“入土为安”到“骨灰撒海”,葬式改革的推进,离不开观念的更新,也离不开政府补贴机制的保驾护航。海葬用船是租用的,花费比较大。针对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