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
尽管路易·巴斯德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在特定的国家、时期或意识形态下会形成独具特色的科学文化。我们认为,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学文化及中国历史中的科学文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现代的科学传播,注重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强调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因此,加强科学传播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科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民族、地域及历史时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科学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当前,我们需要加强科学传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一)科学与文化
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就是最原初的知识状态。[1]卡西尔从词源学研究出发认为科学来自希腊文“episteme”——一个意指“坚固性”和“稳定性”的词根,科学是知识、方法、思维、活动,是人类自我创造的符号。[2]近代以来,科学增加了活动性和过程性的意思,不仅指知识,还指方法、思维、活动和研究过程。科学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演变为英德含义两个分支,前者认为自然科学才是科学,后者认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两个部分。
科学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其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科学自身不会随着应用的地域的拓展而有所改变,无论科学在西方的应用,还是在中国的应用,其自身内涵的知识体系都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
但科学的“活动性”和“过程性”决定了其带有文化属性。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因其民族、地域的不同,其自身所处文化会极大地影响科学研究的活动或过程。同时,科学在传播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其传播者、传播受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爱因斯坦对德国科学界麻木不仁的、愚忠的“爱国主义”的大力鞭笞恰恰反映了德国特有的“一丝不苟”、“精确”的科学文化;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正是产生于英国特有的注重实验的科学文化之下;日本的“心灵紧闭”、“眼观八方”、擅长学习的特有文化,促使其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积极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走上强国之路……
现代科学是西方在17世纪之后,由笛卡儿奠基之后逐步形成,并成为西方文明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3]现代科学在非西方世界的中国仅仅有很短的历史,而现代科学传播到中国之时,中国还没有对现代科学的认识和理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中华文化也逐渐认可了科学的“理性客观”、“可证伪”、“存在一定适用范围”、“普遍必然性”等核心特征和要素。“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我们认为,目前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本质上还仅仅是一种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这与我国当前的发展不相适应。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在近现代,虽然历经“格致”、“科学救国”等思想的演进,但中国的科学文化都表现出了注重实用性的特征。早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就认识到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克敌制胜方略。[5]魏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6]并提倡建立军事工业,培养技术人才。随之以奕、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科学技术是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基本工具,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国家的富强才可能真正实现。维新派在批评洋务派只注重技术、忽视科学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康有为指出“泰西之强,不在军兵炮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凡一名一器,莫不有学:理则心伦、生物,气则化、光、电、重,蒙则农、工、商、矿,皆以专门之士为之,此其所以开辟地球,横决宇内也”。[7],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方案。[8]西方科学大规模传入中国,在西式学堂开设的课程中出现了格致,专门教授近代自然科学。这些都体现希望通过科学技术加强国家建设的实用性特征。辛亥革命之后,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