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
2011年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起始之年,中国气象局按照国务院和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理顺科普管理机制,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需求,加强气象科普顶层设计,组织编制气象科普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气象科普资源建设与公共服务,着力打造气象科普品牌,面向重点人群组织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活动,气象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一 积极推进气象科普资源建设与服务
(一)加强气象科普书报刊资源建设与服务
气象出版社为在中小学生中推广气象科技活动,普及气象知识,出版了校园气象站系列丛书之《中小学气象科技活动教材——气象科技活动》(上、下册),在全国有校园气象站的学校推广。针对农村防雷装置建设,出版了《农村房屋防雷设计施工实用图集》。出版了小学生防灾减灾科普漫画故事丛书——《虎嘟嘟魔幻大历险》,共十集,用漫画故事的形式介绍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出版《气象神探贝贝狗》系列丛书(共七本)。
《中国气象报》坚持以“品牌栏目带动气象科普宣传”、“焦点话题深度解读”和“组织参与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国内外气候变化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积极推进部门相关领域工作的宣传推介和经验交流。科技版《科普一读》栏目,对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读,较好地将气候变化知识与公众需求相结合,全年发稿100余篇。《名士观点》栏目,定位于正高级以上职称专家及院士参与的高级气象科普专栏,体现报社权威性和专业性的高端科普,共刊发《“世界屋脊”带来善变的天气》《天气异常是否为地震前兆?》《“世园绿岛”对降低西安地表温度贡献率达2.4%》等稿件40余篇,将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以通俗的语言传播,读者反响较好。
作为唯一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气象科普杂志——《气象知识》的作用与影响力明显提升。按照期刊分众化发展趋势,坚持“精准定位,精准推广”的原则,初步形成了“一刊三版”(常规版、科普活动增刊、校园版)的运行模式,将《气象知识》打造成“气象信息员的知识读本,气象科普活动的实用材料,中小学科技实践辅助材料”。2011年《气象知识》发行量保持稳定,达5.9万本。积极推进刊网互动,气象知识网站开发了网上评刊系统,及时收集读者对《气象知识》杂志的建议和要求,气象知识在线投稿系统发挥作用。加强气象知识博客日常维护,开通了气象知识官方微博。加强对已有科普资源的梳理与再开发,有机整合一些零散的科普资源,实现1+1>2的整体效益,完成了《气象知识文萃》编辑整理,设计制作《天气Discovery》电子杂志。
(二)加强气象科普影视资源建设与服务
华风气象影视集团加强涉及气候变化、灾害题材电视科普片和宣传片的策划创作,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媒体宣传活动、重要科普活动的电视宣传片制作,加强面向新媒体科普宣传需求的气象科普专题片提供。
为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防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为提高农业生产活动防御和应对气象灾害的水平,华风集团策划制作了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农业气象灾害题材的三个系列科普专题片,共15集,325分钟。分别是:《古气候探秘》系列专题片5集,单集节目时长30分钟;《风云纪录》系列专题片5集,单集节目时长30分钟;《农业气象》系列专题片5集,单集节目时长5分钟。上述专题片的制作,进一步充实了集团媒体资源,为日常实时、非实时的节目更好地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了支撑。完成多语种气候变化对外宣传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2011)》。共制作精装版光盘500份、简装版光盘2500份。光盘已在“2011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中播放和散发,并通过中国气象局向国家相关部委赠送,反响良好。华风集团与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联合策划的气候变化大型科普宣传项目——《环球同此凉热》,于2011年4月举行了大型的项目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邀请了发改委、外交部等项目支持单位的主要领导和权威专家参加,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在内的十多家媒体记者对发布会进行了报道,提升了项目的影响力和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配合“3·23”世界气象日、国家减灾日等活动需求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