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
聚焦六盘山片区扶贫政策的差异与融合,对六盘山片区自2011年以来发布的扶贫政策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首先,分国家层面和省份层面对六盘山片区2011~2016年发布的扶贫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其次,从时空演变的角度对四省份扶贫政策的数量、重心和内容等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归纳扶贫政策在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再次,应用“人”“业”“地”三维扶贫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从“人”“业”“地”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四省份扶贫政策之间的差异。最后,对六盘山片区扶贫政策四省份省际融合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结果发现,四省份扶贫政策的重心由“区域扶贫”转向“精准扶贫”,政策内容更加精准化和多元化;四省份面向“人”“业”“地”三个方面的扶贫政策各有侧重、差异明显;片区内扶贫政策的省际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Focus on the difference and integration,this paper classifies,induces and summarizes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of Liupan Mountain Continuous Poor Area since 2011. First of all,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from 2011 to 2016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on national level and provincial level. Second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space evolution,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quantity,emphasis and cont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of the four provinces in Liupanshan Continuous Poor Area,i.e. Shanxi,Gansu,Ningxia,and Qinghai,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applying index system of people-industry-land involving specific policy design goal and possible policy content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of the four provinces. Finally,the integr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of the four provinces is summariz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gravity of policies of the four provinces is from reg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to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and the content of the policies has more precise and divers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of the four provinces oriented people-industry-land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and obvious differences,and the provincial integr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六盘山片区”)是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片区跨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四省份,面积为15.27万平方公里,覆盖甘肃中东部地区、陕西桥山西部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及青海海东地区共61个县市区,涉及人口2000余万人。片区内有国家级扶贫重点县49个,民族自治县20个,革命老区县12个。片区地处黄土高原中西部及其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山、川、塬并存,沟、峁、墚相间。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76~667毫米。六盘山片区位于黄河流域,黄河干流及湟水、洮河、渭河、泾河等重要支流流经该区,该区域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为18.8%。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潜力大,铅锌矿、石灰岩、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这里集“老、少、穷”于一体,干旱缺水、交通等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加之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条件十分恶劣,贫困程度很深,历史上有“苦瘠甲天下”之称。
“路”和“水”是西部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块“短板”,这在六盘山片区尤为突出。目前,六盘山片区人均占有水资源为367.6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7%,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交通等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和民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六盘山片区四省份政府制定了多方面政策,从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来扶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据官方统计,“十二五”期间,六盘山片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逾31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十一五”资金量大幅增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投资量居全国前列。在大量扶贫资金投入的推动下,六盘山片区贫困人口由807.34万人(2011年)减少到294.52万人(2015年底),年均减贫近百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5%(2011年)下降到16%(2015年)。由此可见,六盘山片区的扶贫开发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片区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脱贫任务艰巨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截至2015年年底,六盘山片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371元,位于全国14个贫困片区最后一位,比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低1282元;片区贫困发生率比14个片区平均值高2.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了10.5个百分点。因此,在此背景下,对六盘山片区扶贫政策进行梳理,尤其是深入分析片区四省份扶贫政策的差异与融合,研究结论对六盘山片区扶贫政策的制定、四省份扶贫的区域协作、2020年如期脱贫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 六盘山片区扶贫政策变迁(2011~)
六盘山片区在中国扶贫开发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1982年,中国在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简称“三西”)启动了“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开创了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2012年,国家全面实施了六盘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重新开启了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大幕。近六年来,国家、四省份在六盘山片区实施了大量的扶贫政策,为深入了解这些政策的变迁过程,下面对自2011年以来的扶贫政策进行较全面的梳理。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
国家层面支持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扶贫政策(面向所有贫困地区的相关政策),另一类是专门性扶贫政策(专门面向六盘山片区的相关政策)。
1.一般性扶贫政策
一般性扶贫政策方面,又可分为纲领性文件和行业性、部门性政策文件。其中,纲领性文件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2011年12月1日)以及《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9日)等为代表,前者明确将六盘山片区等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后者则进一步强化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及相关政策保障。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扶贫办、共青团中央等机构还就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管理、贫困人员救济制度、农民增收、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民族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贫困退出机制、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