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绿色发展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为推进生态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西北五省区地域毗连,处于我国内陆和亚欧大陆腹地,多属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是戈壁和沙漠地貌集中的省区,地理位置独特,气候类型复杂,生态地位重要。加强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道路,对构筑国家国防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和美丽中国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016年西北五省区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部署,将生态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 2016年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现状
(一)2016年西北五省区生态建设的新举措和新进展
2016年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全省围绕建设关中、陕北、陕南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1],开展了关中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为主要特征,陕北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巩固退耕还草还林与防沙治沙成果、加快功能型小城镇建设为主要特征,陕南以不断发展绿色经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推动移民搬迁工程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陕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了山青、水净、坡绿、天蓝的美丽陕西建设工作。全省继续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开展重点领域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了新一轮渭河综合治理。
甘肃省发布了《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十三五”实施意见》,通过政策推动、项目带动,健全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省以建成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南部秦巴山地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甘南高原地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陇东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生态走廊等“四屏一廊”为重点,推进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
2016年青海省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大美青海新优势。全面启动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加强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态补偿和生态文明评价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围绕建设“美丽宁夏”的目标,开展了重点区域综合治理、饮用水源地及地下水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等工作。建立健全了生态文明考评、环保督察、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高标准建设了20个美丽小城镇、100个美丽村庄[2]。
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建设“洁净美丽新疆”目标,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推进了水权制度建设和水价综合改革,已有62个县市完成水价调整,约占全区的72%,新疆水权水价改革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全面落实新疆《关于重点区域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确立乌鲁木齐区域、奎屯—独山子—乌苏区域、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库尔勒区域、哈密市和准东区域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对重点区域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最严排放标准。克拉玛依市围绕“蓝天工程”扎实推进煤改气工作,计划年底完成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淘汰改造任务。乌鲁木齐将绿色经济融入民生工程,积极采取PPP模式,解决项目建设资金28.5亿元,有6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再生水管线建设同步发力,建成后每年可处理污水达1.3亿立方米,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20项具体工作举措将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重特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加快削减排污存量,严格控制新增量,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重点行业碳排放,持续推进乌鲁木齐等城市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