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
一 西部地区民营银行发展情况
(一)国内民营银行的发展概述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起源于国家提出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前期阶段,由存量民营化改革和新设民营银行两种途径推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其中存量民营化改革包括村镇银行的民营化、城商行的上市融资、股份制银行提高民资占股比例等,新设民营银行主要是发展试点民营银行。
试点民营银行近年备受关注。自2014年起,银监会积极推动试点民营银行的筹建,激发民营银行发展的潜能。截至2016年9月,全国获得筹建资格的试点民营银行有8家,分别是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四川希望银行和湖南三湘银行,布局在天津、上海、浙江、广东、重庆、四川和湖南7个地区。其中隶属西部地区的有两家,这两家分别是重庆富民银行和四川希望银行。同时为了加强对民营银行的监管,银监会进行了机构改革,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促进民营银行监管水平的快速提升。
国内八个试点民营银行中,实现正常营运的有六家,另外两家还处于筹建阶段。在已经营业的六家中,重庆富民银行营业时间最短,仅仅1个多月,其他五家营业时间均不超过3年。截至2016年6月末,首批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1149亿元,各项贷款512亿元,不良贷款率0.34%,主要经营指标快速增长,监管指标基本符合要求[1]。从发展成效看,首批5家民营银行起步平稳,业务模式、治理架构、系统建设、风控体系初步构建,整体运行审慎稳健,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金融高端人才紧缺,比如职业经理人;业务不稳定,比如一些民营银行表外业务增长过快,盲目开展理财业务,负债来源过于依赖同业与股东,资产负债错配严重,投资远远高于贷款,信用、流动性、操作以及信息网络安全等风险隐患较大[1];股权不稳定,比如有的股东在银行获批后立即转让股权,改变民营企业属性;管理层不稳定,个别银行高管变换频繁。民营银行的服务宗旨是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这五家民营银行包括两家互联网性质的银行和三家传统性质的银行,而民营网络银行是推进银行业改革创新和“互联网+”的具体实践,与传统银行业的运营模式相比,带有显著的“互联网基因”,运营、发展和监管会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思路和新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短期来看,民营银行还没法实现盈利,正处于如何生存下去的阶段。发展民营银行,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有战略定力,不忘初心,打造过硬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形成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风格。总体来说,民营银行的发展重点集中在定位、创新和风控三个方面。
(二)西部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概述
1.西部地区民营银行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2016年,国家层面支持民营银行发展的态度非常坚定,推进力度持续加大。从十八大“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充分体现国内民营银行发展环境的优化。《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发布,以及银监会启动两批试点民营银行的筹建等举措有力地激活了国内民营银行的发展潜能,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提升了民营企业参与建设民营银行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含金量较高的《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针对民营银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加速了民营银行的常态化。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到“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可以预见,未来3~5年国家对民营银行的支持力度不会降低。
在国家层面的有力推动下,西部地区民营银行的政策环境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宽松化。从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层面看,民营银行的发展呈现从支持向设立试点民营银行再到民营银行常态化的发展趋势,目前西部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处于试点民营银行启动阶段。梳理2016年西部12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包括陕西、宁夏、甘肃及内蒙古在内的四个省份均明确提到民营银行,其中宁夏“支持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陕西“争取两家民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