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积淀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地区现存的文化记忆,代表着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标识特征。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乡村越来越缺乏自身特色,全国的城市和乡村也都朝着现代化、标准化、模型化的方向发展,而这根本无法体现自有特色,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或印象。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一个地区要做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承性与传播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既是保护的措施和手段,也是保护要达成的目标。传承下来,传播开来,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进当今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获得真正的生命活力。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大省,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丰富。截至2016年底,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1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与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手工技巧、民俗、中医药等类别。在山东这个经济文化大省的发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阻碍经济文化发展的包袱,而是需要珍视的宝贵资源。对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首先要做好抢救和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对其继承、发展和传播。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历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凝聚着山东民众的智慧与情感,代表着齐鲁大地的身份认同,联结着齐鲁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遗产,发扬齐鲁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是山东省政府、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山东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当代转化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山东省已经建立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战略性文化资源,究竟怎样才能整合进山东省文化体系建设中并发挥独特作用呢?以下从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动漫影视产业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之所以衰落,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失去了观众,失去了市场,以至于在与现代化新兴产业的竞争中败下阵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发展下去,必须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元素相结合,传统的内容要融合新的手段与方法,走近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中。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任何事物想获得广泛传播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不例外。在众多参与传播的海量信息流中脱颖而出,吸引人的注意,需要一个好的传播形式,而动漫正是这样一种十分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动漫有着天然密切的亲缘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就来源于民间,是民间文化传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考察各国的动漫发展史,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动漫作品的最初创意及母题均来源于民间传统文化,动漫创作与民间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动漫产业从创意灵感到母题生发一直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文化)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动漫创意母题是从民间文化这一母体中生发出来的近亲姐妹。
动漫具有良好的表达和传播能力,能更好地表达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出多元的功能和形态。山东省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喻户晓的众多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均源自山东,如梁祝传说、麒麟传说(嘉祥县)、鲁班传说(曲阜市)、孟母教子传说(邹城市)等。这些传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由口头民间传说到纸质媒介再到现代视觉传媒,关于众多民间经典传说的叙事母题,可以发展为一种有别于文学经典文本形态的动漫影视作品。民间传说的素材和某些元素经过收集、整理、改编后利用现代科技对这些传统的角色形象重新包装,以夸张、超现实的拍摄手法,复活传说中的人物,使他们既认同“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又具有“伸张正义、锄强扶弱”的英雄气度,还有着普通人的思想与情感困惑,这符合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期待。无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他们都是在塑造当代人心目中所希望的那个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