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北京市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状况分析

    作者:赵卫华 黄梅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社会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也逐步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社会组织人才队伍。本文首先梳理了北京市社会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其次,对社会组织人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再次,阐述了社会组织人才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在分析了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才社会组织
    Abstract: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to the world,social organizations in Beijing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and a talent team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Firstly,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social organizatio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econdly,the basic situ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alents is analyzed specifically. Then,the author expound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alents i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process. Finall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end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alents team,the author proposes several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strenghen the team building.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社会组织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并在推动首都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社会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北京市社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组织是指除政府和企业外的开展各种社会服务的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改革开放后,北京的社会组织得以恢复与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基金会等公益性组织迅速崛起,学术性团体进入成立的高潮期,文学艺术团体等其他社会组织相继建立。近几年,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2005~2008年,北京社会组织以平均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很快。2008年,北京的社会组织达到了6500多个,就业职工约95000人。这些组织与政府机构、市场部门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在首都社会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社会团体发展迅速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下放了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这反映到社会层面,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公民的自我发展意识逐步增强,社会团体成立的热潮进一步高涨。据统计,1992年,成立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有98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成立社团最多的年份。1999~2007年,北京的社会组织有了更为快速的发展(见表1)。

    表1 北京市社会团体(不含基金会)统计(1999~2007年)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蓬勃发展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1996年以前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称民办事业单位,一直没有建立统一的登记管理制度。1998年10月25日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法律上规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社会组织地位。北京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从1999年开始在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有登记记录,但在1999~2002年间没有进行分类统计,从2003年起按照隶属行业进行分类统计(见表2)。

    表2 北京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统计(1999~2007年)

    从以上数据看,民办非企业组织中,主要是教育类的组织。2003~2007年的统计数据中,教育类占绝对多数,2003年为1300家,占当年登记总数的77.3%;2006年为2049家,占当年登记总数的70.7%;2007年教育类占当年登记的68.4%。教育类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是各类民办性质的学校。

    另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7~2008学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北京市各级民办教育学校数为537家,另有1796家民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见表3)。

    表3 2007~2008学年度北京市各级民办教育机构统计

    (三)基金会得以迅速发展

    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北京市的基金会发展也非常快(见表4),在教育、慈善(扶困、救灾)、文化、科技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表4 北京市基金会统计(1999~2007年)

    近几年,北京市基金会增长很多,其中主要是非公募基金会的增长(见表5),2005年以来,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在减少,而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则在快速增长,2007年比2005年增长了80%。

    表5 不同类型基金会的发展情况

    (四)社会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对于社会中介组织是否属于社会组织,学界有一定分歧。而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中介组织也被划入了社会组织之列。

    社会中介组织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了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联系作用的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个人相互之间的从事协调、评价、联系等专业性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是沟通政府、社会、企业、个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会中介组织可以依照中介作用发生的场所划分市场中介与非市场中介两类,其中市场中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