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十二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战略选择与模式创新

    作者:王琳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十二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战略选择与模式创新。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应积极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断提高滨海新区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滨海新区在带动天津城市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加快“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推动滨海新区创新等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 对“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创新环境的研究

    (一)对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举措的考察及结论

    “十二五”时期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处于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2010~2011年初,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应对金融危机,积极探索国家创新战略,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世界各国将文化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际贸易的手段之一,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仍是文化产业出口大国。美国的芯片、大片(电影)、薯片战略使其经济获益匪浅,iphone 4和ipad风靡全球,仅《阿凡达》全球票房就超过16亿美元,美国出口中国的24部电影吸金达到了40.4亿元人民币;在英国,创意设计和艺术表演业依旧快速发展,将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发展的重大契机;“日风”、“韩流”电视剧依然未停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脚步,而印度、新加坡、泰国的影视产业也联手冲进中国市场。这一切表明,世界文化产业依旧在逆势发展。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此作为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国家创新战略之一。文化产业被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2010年,国务院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政策支持从政府到银行,再到民间,形成了强劲的体系,使金融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政策支撑。至2011年初,中国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局面,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居于全国领先位置,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文化产业带逐渐成型,西南、西北、中部、东北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正在发力。201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2009~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突破万亿元大关,电影产量和票房双双创历史新高,电视剧第一生产国的地位继续巩固,舞台演出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近60%,网络游戏销售收入增长30%,深圳文博会总成交额达880.69亿元,中国文化产业初步展现出“朝阳产业”的迷人气象。

    在国际、国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回溯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出,要“建设国家级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整合开发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示范区”。中央的要求及上述历史使命都昭示着“十二五”时期的滨海新区应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此突出文化产业引领发展的重大作用。因此,“十二五”时期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必须思考如何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新兴文化产业的策源地和示范区”,必须思考如何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二)对国际城市文化创新运动的考察及结论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文化创新运动。2000年至今的十多年间,众多发达城市的文化创新战略逐步形成了四种模式,即以创意产业为基础的创新型文化城市、以内容产业和科技产业引领的知识型文化城市、以保存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多元性的文艺复兴城市、以艺术发展带动文化消费的休闲娱乐型文化城市,分别以英国的伦敦和曼彻斯特、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亚洲的新加坡、中国的香港等为代表。这些战略的特点之一,是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作为更新城市战略的新动力,同时将此作为从工业制造型城市向文化创新型城市过渡的开端,提出了著名的“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的理念。

    这些城市的经验给我们以巨大启发,使我们在研究“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战略时必须思考:近年,滨海新区工业发展一直快于第三产业,因而,必须启动从生产型向创新型城市转型的历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那么,文化产业究竟怎样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究竟如何更新文化产业自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