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
中国从近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得来的宝贵启示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注重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应当成为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应该长期遵循的基本国策。从政治层面来说,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经济层面来说,文化生产的实际成效更需要在文化消费中才能得到最后验证。文化领域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民生至上、均衡优先为基本原则,拉动文化内需,扩大文化消费,改善文化民生,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落实在促进并满足广大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之上。
“十二五”规划建议突出强调科学发展,不再提出GDP增长指标,而是侧重提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等。本文将以“九五”末年2000年为基础,对“十五”以来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与经济、民生发展背景的协调性展开测评,对“十二五”各年度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增长进行基于既往年度平均增幅的或然性预测,同时进行基于经济增长与民生增进(包括文化消费需求)协调的应然值测算。这就是说,“文化消费增长协调”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长协调”指数测评;二是“协调增长”目标测算,即在以2000~2009年城乡文化消费年均增幅预测“十二五”期间“可能”增长目标基础上,再以此间曾经达到的“最佳协调”各项指标测算“十二五”期间“应该”增长目标。
一 文化消费需求增长背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中国这一广阔的国度中,各省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不一,资源秉赋、区位交通、经济规模差异极大,各地区生产总值和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根本不具可比性,“GDP总量崇拜”和“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追逐”不免显得荒唐;同样,各省域之间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乃至积蓄(即经济学一般所谓“消费剩余”)习惯千差万别,文化消费总量也实在不具备可比性,本文最后也仅在全国及大区域层面上测算文化消费需求总量。人均文化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地文化消费需求的差异,不过这并不够,还需要把人均文化消费放到各地经济增长(取人均产值来表示)、民生增进(取人均收入、总消费和积蓄来表示)当中,衡量其间的比例值关系,这样才能得到更加令人信服的可比性。
2000年以来全国人均产值、城乡人均收入、总消费(分为非文消费与文化消费)和积蓄关系态势分析测算可参见图1。图里反映出全国人均产值,城乡人均收入即(1)、(2)、(3)之和,人均总消费即(2)、(3)之和,以及城乡人均非文消费,人均文化消费,人均积蓄共6项绝对值历年状况。这6类数值及其间的关系构成了本文分析的基础。
图1中清晰可见,2000~2009年,人均总消费在人均收入当中的比例大体呈逐步下降趋势,即除2002年、2005年和2009年外,表示总消费的面积(2)+(3)逐渐收窄;人均文化消费在人均收入当中的比例则于2002年上升,并大致保持至2005年,此后呈逐步下降趋势,即表示文化消费的面积(2)先逐渐拓宽后逐渐收窄;最明显的变化还在于,人均积蓄在人均收入当中的比例大体呈逐步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表示积蓄的面积(1)明显拓宽,“挤压”消费和文化消费。
图1 城乡人均积蓄、人均文化消费、人均非文消费和全国人均产值关系态势*
至于人均产值在其间的关系分析,留待后面专节予以重点展开。
一般认为有益于文化消费需求高涨的诸种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点:①人均产值超过3000美元的“国际经验”,②收入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合理推论”,③总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常识判断”,④积蓄增长余钱增多的“臆想假说”,但它们全都不能印证“十五”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中国现实”。笔者已有专文分析这一点。[1]鉴于这种说法仍旧在学界、政界广泛流行,此处增补2009年数据继续深入考察判断。图1数据揭示出一个明显事实,2007年中国人均产值超过了3000美元,但人均文化消费增长幅度并没有显著提高。
实际上,图1已经透露出到底什么是影响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的最直接因素。下面以图1里历年各项绝对值为依据,演算转换为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