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
一 调查背景介绍
(一)2017年调查数据
1.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2017年度麦可思-全国大学毕业生跟踪评价分为以下两类。
(1)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7年3月初完成,全国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4.2万。覆盖了1313个专业,其中高职高专专业为644个;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35个职业,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550个职业;覆盖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327个行业。
(2)麦可思曾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2014年初完成,全国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5.3万)[1],2016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全国高职高专生样本约2.5万。覆盖了921个专业,其中高职高专专业为568个;覆盖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35个职业,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80个职业;覆盖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325个行业。
2.调查对象
毕业半年后(2016届)和三年后(2013届)的普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的毕业生。
3.调查方式
分别向毕业半年后的2016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三年后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两类调查的问卷不同。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为15~30分钟。
4.调查对象分类
2016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分为八类大学毕业生群体:
(1)受雇就业,分为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有关和与专业无关)、受雇半职工作两类;
(2)自主创业;
(3)毕业后入伍;
(4)毕业后立刻在国内或国外读研(针对本科毕业生);
(5)毕业后读本科(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
(6)没有就业和求职,在家准备考研或留学;
(7)没有就业,继续求职;
(8)没有就业,暂不求职并且也不准备求学。
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分为六类大学毕业生群体:
(1)受雇就业,分为与专业有关工作和与专业无关工作两类;
(2)自主创业;
(3)正在读研;
(4)正在读本科(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
(5)没有就业,继续求职;
(6)没有就业,暂不求职并且也不准备求学。
5.调查问题分类
2016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的问题分为以下七类:
(1)就业状况;
(2)基本工作能力、核心知识、核心课程;
(3)自主创业;
(4)读研(针对本科毕业生);
(5)专升本(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
(6)校友评价;
(7)社团活动参与情况和素养提升。
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的问题分为以下七类:
(1)就业状况;
(2)自主创业;
(3)工作稳定性;
(4)职业能力、职业素养;
(5)职位晋升;
(6)培养反馈;
(7)校友评价。
(二)招聘与教学大数据
1.中华英才网招聘大数据
大学毕业生期望薪酬、企业下载简历数量这两项指标数据来自中华英才网招聘大数据,数据采集时段为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覆盖2500多所高校40多万毕业生。这些信息将打通从高校到职场的反馈渠道。
2.麦可思智能助教系统(Mita)大数据
教与学的行为数据由Mita麦可思智能助教(www.mita.mycos.com)采集。数据采集时段为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目前Mita覆盖570多所高校3000多位老师10万多名学生,每天产生1.3万次以上的交互。Mita实时记录在教与学的过程里所产生的客观行为数据,可以了解老师的教学投入与学生的学习参与,这与学生跟踪评价、雇主反馈等其他渠道产生的数据互为补充。
二 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
本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麦可思公司自主研发的“麦可思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系统”(CHEFS)来进行。CHEFS是“以社会需求信息为依据的就业导向”的评价系统,通过跟踪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满足、就业质量与读研学术准备的结果,把分析结果反馈给高等教育机构,以帮助高等教育机构按社会需求来改进其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求职服务,实现以社会需求和培养结果评价为重要依据的高校管理过程控制。
(二)研究目的
1.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就业质量,发现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
2.了解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升学以及未就业的状况;
3.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期待以及企业的招聘需求;
4.了解大学毕业生中期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