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两次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作者:么晓颖 王一涵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摘要:

    金融监管往往在人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受到重视。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剧烈的方式对金融监管起到了提示作用。我们要理解金融监管,首先要研究金融危机。为此本文梳理了金融危机的征兆和其中的监管缺位,研究了金融危机演变机制和政策反思,总结了对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认识,最后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提出对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若干建议。

    Abstrac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s accepted only after a lot of cost. The burst of financial crisis can prompt financial supervision. We should study financial crisis before we underst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is paper studied some signs of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lack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the evolution of crisi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proposed some point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some proposals for reinforc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were given based on the real development of our financial market.

    从历史上看,每次金融监管引起人们关注,都是伴随着严重的金融风险发生甚至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甚至是在导致了经济的萧条或衰退后,金融监管才被放到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位置。金融监管往往是在人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才为人们重视。经济繁荣期金融自由化思想盛行,资本逐利下金融监管被忽视,金融危机爆发后,监管得到重视和加强,而随着经济衰退和萧条的逐渐褪去,金融自由化复现,金融监管又退到次要位置。历史经验表明,金融监管似乎陷入了“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爆发—加强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受抑—金融监管放松—金融自由化”的循环往复。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起到了提示作用,虽然是以一种剧烈的方式。金融监管缺失虽然不是诱发金融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但无疑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消极角色。金融监管本应做到提示金融风险、规避金融危机,以及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起到阻止危机放大和传染,帮助经济尽快恢复的作用。要理解金融监管,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研究金融危机,深入了解金融危机爆发前缺失了哪些必要的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传染过程中又有哪些本该有的监管政策或措施未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有了第一次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政策特别是金融监管政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善?在这些政策下是什么又导致了第二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二次金融危机又对金融监管提出哪些新的要求?这些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重复。1929年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在原因、应对措施上都存在很多类似之处,这为研究金融监管提供了好的题材,有利于我们探寻一些共同的、规律性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我国当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两次金融危机虽并未发生在我国,其传导过程也未对我国造成大的直接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监管足够完备,而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高、在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度不高。对于两次危机的教训及应对经验我们应学习借鉴,以提前防范潜在金融风险。除了借鉴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应对经验之外,本文还结合我国当前金融监管面临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约束,提出适合我国金融监管的具体建议。

    本文组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两次金融危机前的共同特征与监管缺位,阐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资产价格泡沫等经济现象。第二部分是危机演变机制与政策反思,分析金融危机的放大和传染机制,反思政策的应对不足。第三部分是对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认识。文章最后给出了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建议。

    一 危机前的共同特征与监管缺位

    两次金融危机并非无迹可寻,而是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两次危机爆发前均经历了资产价格泡沫、信贷过度膨胀、高杠杆交易等,这些现象在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几年内呈现了较高相似性。而表面的经济繁荣、高涨的资产价格培育了人们对经济的乐观心态,即便在一些风险苗头出现情况下,其也易被人为忽视;经济金融理论的发展让研究者们相信已经可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特别是相信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货币供应稳定而实现金融的自动稳定(事实证明单靠货币政策并不足以实现金融稳定)。金融危机在人们意想不到时爆发,正如200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一个人预见危机?”,但回顾金融危机前的历史,仍可以看出一些资产价格泡沫等异常现象,这些现象特征虽不足以预测金融危机,但至少说明经济中的金融风险未引起监管重视。

    (一)资产价格泡沫

    资产价格泡沫往往伴随着经济过热,同时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的伏笔。根据哈耶克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低利率会鼓励投资人增加信贷,扩大投资规模,而过度投资会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央行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做法不可能维持经济长期繁荣。Allen和Gale构造了信贷资产价格泡沫模型,他们的模型显示,信贷规模越大,资产泡沫越大。192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经历了10年的股市大牛市。1921年8月至1929年10月,美国股票指数上涨超过300%。然而没有永远上涨的股市,股市暴跌直接引发了金融危机,1929年10月28日道琼斯指数下跌13%,被普遍认作金融危机爆发的标志。作为资产价格的典型,房地产也在同期出现了泡沫,20世纪20年代美国以佛罗里达州为代表的一些地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