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
一 回归以来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与存在问题
(一)回归以来香港金融业的发展
香港金融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香港开埠之初。20世纪5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迈向工业化,香港银行业转型,经营业务从过去单纯的贸易融资转向为迅速发展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提供贷款。根据美国学者李德的研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起源始于20世纪初叶。一般公认,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起飞,百业繁荣,股市蓬勃发展,以及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包括解除外汇及黄金管制、“解冻”银行牌照、取消存款利息税等,使外资银行和跨国金融机构大举涌入香港,香港金融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迈向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时期。到1997年香港回归时,金融业已形成门类齐全而发达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了监管制度,成为香港经济中最具战略价值的产业,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香港著名金融学家饶余庆教授的研究,当时,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的排名在6~7位之间[1]。
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金融业先后遭遇了金融风暴、地产泡沫和网络股泡沫相继破灭及“非典疫情”的冲击,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受到来自东京、新加坡,甚至上海的挑战。不过,依托“中国因素”的支持,作为香港首要支柱产业的金融业,仍然取得长足的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跃居全球前四位。数据显示,目前,香港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七、亚洲第三的股票市场;全球第十五、亚洲第三的国际银行中心;全球排名第六的外汇交易中心;全球最开放的保险中心之一,亚洲保险公司最集中的地区;亚洲区内主要的资产管理中心。
2007年3月,Z/Yen研究咨询公司发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伦敦排名第一,为765分;纽约其次,为760分;香港排名第3位,为684分。紧随其后的是新加坡(第4)、悉尼(第7)和东京(第9)。上海居第24位。根据2009年3月伦敦城公司(GFCI)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报告,香港的总评分为684分,位居第四,仅次于伦敦(781分)、纽约(768分)和新加坡(687分)。香港回归后,金融业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业经历了困难的转型时期,并从规模扩张转向盈利能力增长
经过20年的扩张,到1997年,香港银行业的发展规模达到高峰,持牌、有限制牌照和接受存款公司等各类银行机构接近400家,分行多达1000多家。然而,在相继经历了金融风暴,地产泡沫和网络股泡沫破灭及“非典疫情”的冲击后,经济上的衰退导致香港企业投资和消费信贷需求持续疲弱,楼宇按揭、贸易融资、银团贷款等银行传统支柱业务基础萎缩,再加上息差的持续缩窄,以利息收入为主的传统银行盈利模式面临空前挑战。到2009年,香港官方认可的银行机构不足300家,其中持牌银行142家、有限制牌照银行26家、接受存款公司27家以及境外银行办事处77家,比1997年高峰时期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不过,2003年中国政府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2004年人民币业务开放、2006年内地银行业全面开放,促成香港银行业的转型:从简单的存贷款业务,发展到全方位的资金融通和理财业务,包括零售业务、资产管理、收费服务等中间业务领域。伴随内地银行业逐步放开,香港各大银行“北上”、“西扩”中国内地市场。自2007年4月以来,汇丰、恒生、渣打、东亚、花旗等银行纷纷在内地注册成立子银行,其在内地的分支机构已从东部沿海拓展至中西部二线城市。
2.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香港人民币业务离岸中心呈现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CEPA协议及其补充协议的签订,香港银行业迎来战略性发展机遇。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香港银行在港办理人民币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四项个人人民币业务,人民银行选定中银香港作为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2004年1月,香港持牌银行正式获准开办有关个人人民币业务。截至2008年6月底,香港共有40家银行及附属机构开办了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76.4亿元;澳门共有15家银行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1.7亿元。目前,香港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人民币交易市场,人民币在香港已经成为仅次于港币的第二大交易货币。
2007年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