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的制造业除了一部分留在香港本土发展外,绝大部分已转移到内地特别是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过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粤港制造业的合作经历过从“前店后厂”到“厂店结合”等多种模式发展。近年来,香港的高技术产业通过加强粤港制造业合作得到积极发展。香港特首曾荫权在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12次会议后的媒体见面会上指出:展望将来,粤港合作的重点将会是优化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推动两地以至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优化第二产业是要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以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只要做好升级转型,便可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在2009年广东省发布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的决定》中提出,到201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与香港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因此,在新时期进一步强化粤港制造业的合作与发展,对于香港坚持实施“一国两制”,实现长期稳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香港制造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基本发展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制造业提供了发展机遇,香港企业在珠三角投资从事出口加工装配业务,推动了珠三角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在珠三角建立制造业生产基地。至此,香港与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的制造业紧密合作,结合双方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粤港特色的“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了“厂店结合”的发展模式。在粤港的紧密合作中,珠三角的一些市县如东莞市及深圳市等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加工制造业中心和中国最主要的外贸出口中心。凭着内地的生产成本优势,以“外国设计、香港接单、珠三角制造”的业务模式,构成香港制造业的竞争要素。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群,“前店后厂”、“厂店结合”式的跨境制造促进了香港的生产服务业发展,反过来又提升了内地制造业的生产力。粤港这种合作模式在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取得显著成效。当时香港一些原始设备制造厂商开始将其生产设施转移到中国内地特别是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进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香港地价、水电等费用昂贵以及接受过训练和技术培训的工人比较缺乏;而中国内地特别是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资源充足;在资本市场易于筹得资金,同时产品更新快,产品生产的元器件采购方便以及低税率等可以使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香港数码港的建立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随着生产设施向中国的中部转移,产品成本可进一步降低,进而提高竞争力开发自己的品牌。香港工业总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港商在珠三角以各种形式投资的工厂有57500家,约16%属于一般贸易,34%属于进料加工,47%属于来料加工,3%属于其他方式,从事加工贸易的工厂超过80%的比例(见图1)。
图1 港商在珠三角投资工厂的类型所占比重
据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广东全省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达到8697.72亿元人民币,其中港澳加工贸易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达到近5000亿元人民币,完成涉外税收为23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占广东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5%;2008年全年加工贸易顺差达到1054.9亿元人民币,占全省的84.4%。近年来,珠三角的成本优势和其他比较优势开始减弱,劳动密集型行业纷纷被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入严峻的“洗牌”中。据广州海关的统计资料显示,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前5个月,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
与此同时,受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规、加工贸易等宏观调控政策、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环保等五大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根据部分港商反映情况初步估算,2008年以来综合成本上升45%,在广东5万多家从事制造业的港资企业都受到成本上升压力,其中大约两成在广东投资的港资厂商经营艰难。
(二)新形势下面临的竞争和挑战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东与香港逐步形成了更紧密合作的格局,香港与珠三角地区已形成“前店后厂”、“厂店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