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中外贸易线路,也是一条饮食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饮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不仅增进了沿线国家对饮食文化的相互了解,也影响了沿线国家人民的食物结构与饮食习惯,促进了中外饮食文化的改进、创新和融合。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饮食文化交流,对打造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丝绸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中国既是一个海洋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我国自古以来曾长期存在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海上交通线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贸易关系,有正史可查的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最早使用“丝绸之路”一词者却是外国人,而且提出的时间相当于中国晚清时期。1877年,普鲁士(今德国)地质地理学家F.V.李希·霍芬在其《中国——亲身旅行与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第三卷中,把输出中国丝绸的中西陆路称为“丝绸之路”。1903年,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在其所著的《西突厥史料》中认为“丝路有陆、海两道”,蕴含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初提法;直到1967年,日本考古学家三杉隆敏在《探寻海上的丝绸之路——东西陶瓷交流史》中首次使用“海上丝绸之路”一词。在我国,饶宗颐先生于1974年6月在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发表的《海上之线路与昆仑舶》一文中,最早使用了“海上丝路”一名。如今,“海上丝绸之路”一词已进入“寻常百姓家”。[1]
(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一般意义是指从秦汉时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2]它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鸦片战争之后走向衰落。主要包括两大航线:一是东海航线,由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二是南海航线,由中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地区,以及更远的欧洲和美洲。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港口船舶、航海技术、航线航路、货物贸易、航海事务管理、人员往来、文化语言、宗教信仰、政治外交等诸多内容。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之后被概括简称为“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和扩展,它不仅连通亚洲、非洲、欧洲,还将连通美洲和大洋洲,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构成我国对外交往的大通道。[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南海太平洋通道、印度洋通道和东北亚北极航道三个航道,涉及29个沿海国家。除了中国以外,从西太平洋向西延伸到印度洋有28个沿海国家(不包括经苏伊士运河连通的欧洲国家)。其中,东南亚有9国,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菲律宾、文莱;南亚有5国,包括孟加拉国、印度、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从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西亚临海国有9个,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巴林;经亚丁湾进入红海的沿海东部非洲国家有5个,分别是埃及、索马里、苏丹、吉布提、厄立特里亚。[4]
我国涉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省域主要有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圈定福建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要求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15个沿海城市港口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绵延两千年,跨越亚欧非,是无与伦比的洲际贸易通道,沟通全球文明的重要走廊。联合国曾组织专家团综合考察,认为它不仅是沿线各国互通有无的“商贸之路”,也是各国文明的“文化交流之路”,还是中外国家友好往来的“和平对话之路”。[5]
二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饮食文化交流
(一)历史回溯
1.萌芽阶段(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