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
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复苏乏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俄罗斯经济在结构弊病积重难返、西方对俄制裁延期、国际油价低位徘徊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陷入深度衰退,中俄两国均面临着严峻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受两国经济形势影响,中俄双边贸易也受到严重冲击,2015年出现大幅下滑。2016年以来,俄罗斯经济下滑趋势逐渐放缓,一些经济部门出现回暖迹象,中俄贸易也逐渐企稳,但可以预见的是,中俄双边贸易很难再保持前些年的高速增长,中俄经贸合作将进入调整期。
一 中俄经贸合作进入调整期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疲软,中俄两国国内经济都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也进入调整期,调整期内中俄的经贸合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表1 2000~2016年中俄双边贸易额
第一,中俄双边贸易很难保持高速增长。回顾21世纪以来中俄双边贸易发展(见表1),2000~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大部分年份的增幅超过30%。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俄双边贸易额出现了31.8%的下降,但2010年和2011年随着经济的恢复性增长,中俄贸易又以40%以上的增幅迅速恢复。然而,2012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额波动较大,速度也明显放缓,2015年更出现28.6%的降幅。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和俄罗斯经济均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内,中俄双边贸易能够止跌回升,但很难再保持前些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中俄两国领导人在2011年确定的到2020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也很难达成。
第二,传统贸易结构面临转型。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能源和资源类产品。2016年上半年,矿产品和木材占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总额的78%。对俄方而言,出口结构的低级化正是国内产业结构畸形的表现。近年来,俄罗斯为降低对欧洲出口市场的依赖,努力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逐渐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条件下,尽管能源类产品在俄罗斯对华出口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出口规模不减反增,使得这种贸易结构越发固化。中国对俄出口的主要为机械设备、轻工业产品、电子产品等,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并不高,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办公设备、小家电、电信录音设备等一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然而这两类商品可替代性强,在俄罗斯市场上还面临着日韩等国同类商品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俄罗斯经济陷入危机之后,卢布大幅贬值,俄政府又大力推行进口替代政策,中国对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明显减少,此类商品在中国对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小。此外,中俄两国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间贸易属于早期的贸易方式,同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其形成的基础是各国产业之间分工的不同,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有各自的成本优势,从而形成该产品的价格优势,而这种成本的优势往往来源于各自的资源禀赋或技术的差异。中俄两国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这是由两国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的,两国制造业水平的差异,导致制成品在中俄贸易中双向流动的条件并不充分。
中俄贸易结构不合理是中俄经贸合作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中俄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当前,中俄两国均致力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可以说调整期也是改善和优化贸易结构的重要机遇期。
图1 2009~2015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
图2 2009~2015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第三,直接投资与产能合作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增长点。近年来,虽然中俄双边贸易不振,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较快(见图1)。2014年之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额最高的年份为2013年,达到10.22亿美元,2014年又下降至6.34亿美元。2015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取得突破性增长,达到29.61亿美元,增长了近4倍(见图2)。从行业分布看,2015年之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最大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2015年,采矿业和金融业对俄直接投资增长迅猛,采矿业对俄直接投资额达到14.1亿美元,占当年对俄直接投资总额的47.6%,金融业对俄直接投资额达到7.68亿美元,占25.9%,制造业也从2014年的1.15亿美元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