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
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各种对象间的新连接。人与机器的连接界面正在升级,算法在推动内容与人连接的精确化与个性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信息茧房等问题,而人与人的连接形式也在变得更丰富,连接之后的力量将可能转化为生产力。人与物的连接对媒体尤为重要,可以提升人的可量化度,也可以创新媒体生产机制,未来还可能会出现万物皆媒的景观。VR/AR带来了人与环境的新连接模式,也带来了人与新闻现场环境的连接。
Connection is a nature of internet and in the mobile time all kinds of connections are upgrading. The developments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optimiz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human and terminals. The content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lead to accurate and personalized connections between human and content,but they may also result in information cocoons. The 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individuals are becoming richer,and these would be new fountain of productive power in content production or commercial model. There will be some new connections between human and objects which may improve the degree of people’s quantification and contribute to the future change of media,and all objects will be media in the future. VR/AR creates new models of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circumstance,and VR/AR news may re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ence and news spots.
互联网的本质是各种对象间的关系与连接。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带来新的关系与新的连接模式,而其根本,是要解决人、物、环境这三个变量的关系以及与之适配的内容和服务,内容与服务之间也会产生更深层的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互联网中的基本关系
互联网中的连接也在渐进地升级,如图2所示。目前的互联网主要是以人为核心来进行连接的,它已逐渐完成了人与机器(前Web时代)、人与内容(Web1.0)、人与人(Web2.0)、人与服务(Web2.0)的连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连接本身也在升级。
图2 互联网连接的渐进层次
由于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入,未来移动互联网连接的升级将更多地以物为核心展开,人与物、物与物、物与内容、物与服务等更多关系维度将成为构建互联网服务的基础。再进一步,现实与虚拟两种环境、不同的虚拟环境之间的连接,也将是新的服务拓展维度。
一 以人为核心的连接的升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与人相关的新连接,这些连接在给人带来更多便利和新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困扰。
(一)让人保持本性:“人-机”连接升级的目标
人机交互,是信息社会和互联网的基础,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人机交互技术正在实现一个新的飞跃。
2016年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具有特别的意义。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是人工智能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埃森哲的报告则预言,到2035年,人工智能会让12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翻1倍。[1]在中国,人工智能已成为BAT等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重点之一。
尽管人们听到人工智能技术,首先想到的是机器对人的威胁,但从人工智能技术的本意来说,它更多的目标是扩张人的能力,这也包括人与机器的交互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使用终端的场景更加多样化,轻松、便捷交互的需求更加突出,因此,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的“自然用户界面”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标配。
自然用户界面即以人类自然的交流方式与机器互动的人机界面,这意味这些终端将越来越“人性”。这方面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以下几点。
1.语音交互技术:从人机界面到互联网入口
语音交互即通过“说话”来与终端进行交互。目前,语音交互的基础——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趋向成熟,语音识别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2016年的数据显示,微软语音识别、科大讯飞、苹果、谷歌、百度等语音技术的识别准确率都超过90%,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人的准确度还高。
苹果公司2011年10月发布的iPhone 4S手机中的Siri技术,推动了普通人对语音交互技术的认识与应用,今天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里都有类似的语音智能助理。
微软推出的Cortana(小娜)是跨平台的语音助理,它既可以用于PC机,也可以用于手机,但它更重要的特点不在于语音交互,而是智能化的私人数字助理。它会持续学习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兴趣,根据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来进行信息服务。在2014年世界杯期间,它甚至提供了比赛结果的预测,其对淘汰赛的预测结果准确率是100%。
语音交互不仅成为人机交互的新方式,也被业界一些人寄予了成为互联网入口的期待。不少互联网企业都开始了这方面产品的试水。
亚马逊在2015年推出了智能音箱Echo,它可以与智能手机应用搭配使用,通过Alexa语音助理,用户说话就可以完成播放音乐、设置闹钟、叫车、订餐、购物等操作。根据亚马逊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搭载语音助手Alexa的Echo等设备成为假日季最热销的产品,销量同比翻了9倍。[2]
根据相关统计,在Echo和Echo Dot(相较Echo功能更简单)刚刚发布时,将近80%的消费者都是男性。在2015年和2016年,购买Echo系列产品的女性消费者不断增长:截至2016年12月,Echo的消费者中女性比例已经从最初的23%上升到50%,呈现男女平分天下的局面。过去的两年间,超过60%的Echo消费者由50后、60后和70后构成。其中,50后和60后在绝大多数时段都稳居消费率第一的宝座。[3]这些数据也许表明,对中老年用户来说,以语音交互为基础的互联网产品对他们是有吸引力的。
2016年4月,Facebook宣布推出聊天机器人Messenger Platform,希望建立一个对话式的系统,实现订餐、下单、获取资讯等各种各样的服务。5月,谷歌在它的I/O大会上发布了Google Home智能音箱,其使用场景和功能与亚马逊的Echo相似。
国内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中较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