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
2016年,深圳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改善民生和完善社会治理的要求,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回应社区居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需求,全市社区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具体体现在:行政区划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民生微实事”项目深入推进,社区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加强,社区管理服务明显提升,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 2016年深圳社区建设的情况及特点
(一)行政区划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圳市、区和街道行政区划已经多年未作调整,导致原有行政管理体制及资源配置与深圳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张严重不相适应,制约了深圳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上述情况,2016年,深圳市积极推进区和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宝安、龙岗、光明、坪山四个区(新区)的街道分设工作,全市街道数量从59个增加到74个。同时,经积极争取和协调,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市增设龙华、坪山两个行政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初步缓解了深圳市几个功能区多年来存在的行政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深入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
2015年下半年起,深圳市全面启动“民生微实事”项目。项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分为社区工程类、服务类、货物类三大类,资金由市、区两级按1∶1分担,着重解决社区群众身边迫切需要解决而以往政府常规性项目没有关注、物业公司等社会力量也无力解决的小事、急事、难事。“民生微实事”单个项目虽然不大,但贴近需求,数量众多,覆盖面广,效果直接。2016年,市民政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印发了《深圳市全面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工作指引》,建立健全民生微实事管理协调机制。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编制了《民生微实事服务类市级项目库》,先后发布了三批“市级民生微实事服务类项目库”项目,并制定了《深圳市民生微实事服务类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各区(新区)充分发挥项目库项目的示范作用。市民政局还召开了全市民政系统和街道办事处“民生微实事”工作交流座谈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工作。2016年,全市共实施完成“民生微实事”项目8000多个,投入资金15亿元,同时龙岗区“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获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有效改善了社区环境设施,拓展了社区服务,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三)创新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
市民政局指导督促各社区严格按照《深圳市社区居民议事会工作规程》,以社区居民议事会制度为平台,开展居民议事工作,推动社区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从2016年起,“民生微实事”资金项目在社区的评议全部由社区居民议事会承担,从而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议事会的作用,使项目征集实现“百姓点菜”和“民主协商”,巩固和规范了基层协商民主。按照省民政厅、省委组织部《广东省社区减负工作方案》要求,通过取消、转移工作事项,制定社区各类工作清单,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规范社区考核评比活动和社区盖章证明事项,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动社区工作站“瘦身减负”和增强居委会自治功能。此外,还组织开展了深圳市社区治理专项调研,形成《市民政局关于创新社区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建议》,并开展社区建设条例的立法调研和“民生微实事项目推广、管理机制研究”等课题研究,为后续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法规和理论基础。
(四)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开展了2015年度社区服务中心评估工作,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进行总结和研讨,并完成了全市“社区服务中心”改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更名工作。颁布了《深圳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政府购买项目服务标准》,作为对全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情况开展检查评估的新标准。截至2016年底,全市已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70个,实现了社区全覆盖,部分社区还实现了一个中心多个服务点。坪山区“枢纽型社区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获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大鹏新区率先开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模式改革。全面完成社区家园网主网站和覆盖深圳市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