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
一 2010年岳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2010年,岳阳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四化两型”战略,努力践行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围绕“提速、升级、增效、惠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达到1539.4亿元,增长14.8%。财政总收入跨上百亿台阶,达到139.6亿元,增长25.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2亿元,增长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2.2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1.5亿元,增长23.0%。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0万吨左右,水产品总产量保持全省第一。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85亿元和437.2亿元,分别增长15%、20.5%。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实效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4.2∶31.8,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达到70.4%。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9.1%,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4.2%。地方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6.6%。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7.5%。城镇化率达到48.1%。
(三)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2010年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10.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新建改造了一批主干道路和小街小巷,完成5条主街道立面改造,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新农村示范片达到19个、示范村达到292个。完成水利投资3.5亿元,建成各类工程1.3万处。随岳、岳长、岳常、通平、石华、临岳6条高速公路进展顺利,所有乡镇和88.6%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岳阳机场确定首选场址。电力、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成品油税费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成功举办“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野生荷花旅游节;加强与6个国际友好城市交往,岳阳开放形象进一步提升。
(五)社会建设得到新提升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2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5988元,增长12.2%。改造184所校安工程学校和35所农村初中,建设92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高中阶段教育进入普及期,职业教育跃居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大型企业综合电气节能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改造新建2所县级综合医院,7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和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3万农村老人开始领取养老金。1.5万“五保户”集中供养。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临湘花鼓戏、汨罗市抬阁故事会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农家书屋556家。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岳阳总分排名比上届前进6个名次。人口计生工作保持全省先进,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扶助制度在全国率先试点。
特别注重抓了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特别注重科学谋划。按照民本岳阳“六大目标”和“九项工程”,从大处着手谋划岳阳大局发展。一是在国家战略中谋划岳阳发展平台。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支持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加快建设。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矿产”试点示范基地。云溪工业园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屈原管理区进入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岳阳市被定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国家磁力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二是在发挥岳阳优势上谋划大项目大发展。发挥中省骨干企业优势,组织对接央企发展,泰格林纸、天润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发挥园区优势,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坤汽车工业园、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发挥通江达海优势,城陵矶港开通海轮航道和“五定”班轮航线,城陵矶港成为海港,对台直航达成协议,形成大通关网络;发挥文化优势,整合楼岛湖资源,续建洞庭湖风光带、环南湖旅游走廊,争取了国家支持建设屈子文化园。三是在科学规划、优化布局上谋划长远发展。完成中心城区155平方公里控详规划编制,实现了城市控详规划全覆盖。中心城区按照“东拓、西连、南延、北靠、中提”,调整产业布局,岳阳楼景区周边工业逐步“退二进三”,南湖风景区逐步退出工业,调整为以休闲旅游为主,发展北边沿江工业走廊。坚持“一核三圈”城镇梯级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各乡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