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
本文分析了2016年至2017年6月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并从宏观导向、研发支持、投资管理、生产及产品准入、财政补贴、行业管理、动力电池、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交通管理等十个方面对重点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宏观导向方面,国家将继续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还肩负着带领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任务。研发支持方面,继续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布局了6个创新链。投资管理方面,汽车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大幅下放。生产及产品准入方面,文件层次提升,准入要求加严。财政补贴方面,补贴调整政策出台,门槛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方面,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和“双积分”政策均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动力电池方面,产能规模及安全生产要求有所提升。基础设施方面,推进在居民区和单位内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方面,将建设新能源汽车三级监测平台。交通管理方面,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在五城市试点启动。最后,本文对政策进行了展望,预计未来一年政策制定方向是逐步提高投资门槛、延续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完善补贴政策、加快出台积分办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引导规范智能网联。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也是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第二阶段产业化目标的关键一年。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的五大措施。围绕这五大措施,2016~2017年初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 2016年至2017年6月新能源汽车政策分析
2016年以来,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直接相关政策覆盖了宏观导向、研发支持、投资管理、生产及产品准入、财政补贴、行业管理、动力电池、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交通管理等十大方面。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统计,2016年共出台新能源汽车直接相关政策38项,其中宏观导向政策11项、研发支持政策7项、投资管理政策1项、生产及产品准入政策1项、财政补贴政策4项、行业管理政策1项、动力电池政策5项、基础设施政策4项、安全保障政策3项、交通管理措施1项。还发布了1项投资管理类、2项行业管理类及1项动力电池类的征求意见稿。2017年1~6月,共出台政策7项,其中宏观导向政策3项、投资管理政策1项、生产及产品准入政策1项、动力电池政策1项、基础设施政策1项(见表1、表2)。
表1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国家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相关重要政策及措施
表2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新能源汽车相关重要征求意见稿及管理措施
二 主要政策要点分析
(一)宏观导向
各行业在2016年相继发布了“十三五”规划,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中均有所提及,可见新能源汽车在工业、能源、交通、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被列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将为未来十年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提供指导。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加大新能源汽车管理力度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减污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严格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提高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研究新车碳排放标准,深入实施低碳交通示范工程。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案》还要求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基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责任的碳排放配额管理。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也即将出台,将为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政策的实施提供保障。
2.应继续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要加快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一次强调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规划》强调要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0万亿元以上。①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②全面提升电动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完善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政策,研究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到2020年,电动汽车力争具备商业化推广的市场竞争力。③完善动力电池研发体系,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龙头企业。2020年,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产能规模保持全球领先。④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推动车载储氢系统以及氢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推进加氢站建设。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⑤加速构建规范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到2020年,形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