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广州发展下一代汽车产业的思路研究

    作者:徐清平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摘要:

    本文综述了下一代汽车产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考察分析了北京、上海两地的相关做法和经验,结合广州汽车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发展下一代汽车产业的思路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Next Generation Automotive Industry,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according to Guangzhou current automobile industry situation.

    一 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汽车”已经不仅是出行交通工具的代名词,汽车产业正在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智能互联、轻量化等)、出行服务化(共享经济、个性定制、大数据等)”三大方向发展,前两者是技术的变革,第三项涉及商业创新。“下一代汽车产业”的提法意味着目前产业正在面临变革和成长,并预计在二三十年后可能变革成型。普遍的预测是5~10年锂电池能量密度将实现翻倍,无人驾驶(含自动驾驶)开始走向普及应用,汽车将成为物联网(取代互联网)、DT(数据技术)经济重要的终端和入口;特别是出行服务化,在车联网、无人驾驶、电子车牌技术成熟以及大数据技术支撑下,人们并不需要一辆固定的车辆,购买出行服务比固定拥有一辆汽车更省钱、更便利、更加个性化。

    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售出汽车8290万辆,中国汽车销量2459万辆,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贡献举足轻重可见一斑。下一代汽车产业将覆盖延伸的智能系统和服务经济,经济贡献更将成倍增加。由于我国在汽车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方面与美日欧接近同时代起步(总体差距约在10年内),在出行服务化方面具有领先世界的互联网商业创新能力,使得国内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如在制造产品个性化和服务化经济体系中,汽车许多核心技术(耐用、安全、节能、性能)的重要性,将因为及时、贴心的全方位服务要素而削弱,可以说一场全球汽车产业重新归零的竞争机遇已经出现。

    前几十年的国内汽车产业,受制于与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和工艺差距,形成了以市场换取国外技术和资本进入的主导局面,走品牌合资发展道路,完成了全球各大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市场瓜分,地方政府的主要发展手段是通过招商吸引整车厂和零部件工厂等项目落户,提供优惠地价,做好政府服务。甚至直到今天,传统汽车国产化技术和工艺制造仍然被国外的智能生产线、机器人作业等加工手段垄断,核心技术如车载电子系统、零部件关键技术等仍然主要依赖进口,这主要是受限于我国的技术基础和研发水平,尤其是几十年的合资盈利发展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自主品牌发展和创新活力。随着下一代汽车产业朝“新能源、智能网联、出行服务化”方向发展,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将被取代,国内电池、电驱和控制系统与先进水平相比虽然仍有差距,但差距在缩小,特别是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持续主导下,在“走出去”研发及全球并购战略引领下,当前发展下一代汽车产业,将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吸引落户一个个工业项目,转向更多的打造和依赖于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形成技术成果积累和创业浪潮。蔚来、乐视、苹果、谷歌、百度等目前虽然没有建厂,但是都在大量招聘和组建上千人的汽车研发团队,IBM已经开发和推出汽车人工智能Waston认知计算平台,并和制造商合作在华盛顿特区开放道路进行试运营。Intel于2014年开始投资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商ZMP,并联合宝马和ADAS开发商Mobileye合作,计划于2021年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因此可以大胆预言:

    一是在持续创新环境和政策刺激下,国内必然会壮大和产生一批下一代汽车产业领先的民族企业和自主品牌产品。

    二是国内下一代汽车产业的核心定位不再是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现状是核心技术在外,加工组装在国内),平台设计能力、新能源技术、电子智能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电池、电机、整车、零部件生产加工企业往产业价值链低端挤压(低于50%成本),传统汽车的整车工厂生产加工环节有可能像家电行业一样转化为代工厂模式(逐步被智能生产线和机器人作业取代,成为系统集成的交钥匙工程)。

    三是随着工业4.0进程发展,“出行即服务、汽车即服务”热潮必然出现,我国汽车工业在继续保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两条腿走路的情况下,除了传统的庞大市场,还将增强大数据、服务模式创新的话语权,国外的技术与产品引进合作将更加密切,这无疑是一场我国汽车产业的换代变革,是一个汽车技术与商业模式颠覆创新的时代。

    二 北京、上海发展下一代汽车产业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借鉴

    2016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城管委会组织到北京、上海两地考察、学习,了解两地最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并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研发团队、百度技术管理部、滴滴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