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
“十一五”时期以来,在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安徽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实现了逆势扩张、弯道超越,创造了非试点省份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徽现象”。
一 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发展呈现出事业与产业两翼齐飞、主业和辅业齐头并进、城市和农村整体联动的发展态势。
(一)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经初步测算,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465亿元,比上一年净增100多亿元,同比增长27.8%,文化产业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见图1)。
图1 安徽省2006~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
近5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幅,并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2.49%增长到2010年的3.79%(见表1),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和占GDP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表1 安徽省2006~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二)文化演艺业在转型中发展
作为传统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安徽演艺娱乐业紧跟文化市场,实现华丽转型。截至2010年12月,全省注册登记的民营文艺演出团体约有1300个,年收入超过5亿元。2009年安徽省启动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3311”计划,促进全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加快发展。国有文艺院团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以芜湖市艺术剧院和安庆再芬黄梅剧院为代表的演出艺术团体形成了“多演多得、优演优得”分配机制。芜湖市艺术剧院从改制前的2005年每年演出30场次到2010年每年演出200余场,由原来完全靠财政支持到年营业收入接近400万元,改制后5年间共演出874场,演出总收入1181万元,资产从零上升为1400万元。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先后重排《徽州女人》、《天仙配》、《女驸马》、《春江月》等经典剧目和30多台传统小戏,集中打造新剧《美人蕉》、《江淮儿男》,每年演出200余场次。
(三)新兴文化业态方兴未艾
近年来,“三网融合”全面提速,广播、通信、网络等现代传媒载体加速融合。安徽省广播电视业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了除电台、电视台外的多元发展模式,移动电视、手持电视、楼宇电视,购物、短信、动漫、音视频网站等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新兴媒体业务发展迅速,安徽电视台“家家购物”市场拓展至6个省25个市。安徽电视网发展迅速,日访问量突破350万人次,安徽中广传播公司已在全省17个省辖市开通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运营。
文化与旅游加速融合,文化旅游业再创新高。安徽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区域内拥有数量众多、独具魅力的山水文化、人文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科教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和养生文化景区景点。2010年安徽围绕文化做旅游,注重将文化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27%,旅游业产业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9.38%,其中文化旅游收入超过22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45亿元。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自2007年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600万人次,门票收入8亿元,其中2010年接待220万人次,门票收入3.1亿元。
动漫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合肥和芜湖为主干、马鞍山和淮南为两翼、各地合力共进的动漫产业发展格局,动漫影视剧的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安徽出版集团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手机动漫杂志《移动漫》,用户已突破80万。安徽原创漫画图书《三国演义》获国家原创动画作品扶持项目图书类第一名,有十多个语种的版本出版,是我国目前出售海外版权最多的原创漫画精品。学习型系列动漫图书《魔术笔记》成为国内第一个被苹果公司列入平板电脑的上线阅读内容。安徽时代漫游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飞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徽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徽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徽吴楚科技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乐堂动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肥金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视玲通软件园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通过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动漫企业认定,企业数量居中部地区第一,全省生产原创动画产量约为3万分钟/年。
(四)文化骨干企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