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
自由港(全称就是“贸易自由港”)作为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形式,以第三代港口为基础。自由港内的企业可以从事跨国采购、中转贸易、加工制造、研究开发、船舶靠泊、货物装卸、货物存储、全球配送等方面的业务。自由港集成了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是我国未来保税区和港口一体化的基本形式。
我国正在实施的港区联动的试点,包括外高桥和洋山港的试点,实质上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港形式。2010年,上海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5万标准箱,位居世界第一。在规模上居世界第一的情况下,通过推进自由港建设,可以从功能上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能级,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上海提出2020年率先建成自由港,而且明确了“自由港”的目标——以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港为核心,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在“十二五”期间再把洋山港的政策推广到上海“三港三区”及周边临港新城等航运服务集聚区。[1]因此,推动自由港建设需要总结上海现行的保税区和区港联动经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并根据上海的实际进行政策措施的设计,才能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一 上海自由港(保税区)建设的历程
上海的自由港建设是以保税区建设为始点,以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逐步展开的,其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发展特性和制度(机制)变迁,既受世界经济自由区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制约,又必然体现着中国渐进式改革和梯度对外开放的特点。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成长阶段,保税区发展特性、政策和制度演变与创新的内涵及其战略重点等有所不同。保税区发展历程划分为初步发展、功能成熟、内部结构与功能调整和区港联动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0~1996年,初步发展阶段
1990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货物、运输工具和个人携带物品的管理办法》,这是我国保税区的第一个海关管理办法。在这一阶段,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投融资、土地开发、房地产建设成为保税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随着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强化管理服务职能,在政策、法律和规章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外高桥保税区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条例。
2.第二阶段:1997~2000年,功能成熟阶段
国务院于1997年8月10日正式批准《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简称《监管办法》),自此,保税区特有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开放机制有了规范的政策和法律保障。此后,经过1997年的全国税改,保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进一步调整和规范,这为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环境,推动了外高桥保税区从硬件建设向功能提升转变,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一是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保税区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环节的思想逐步达成共识。二是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外高桥保税区加强了招商的后续服务,区内形成了前后衔接的配套招商服务,使进区企业运作更稳定,区内的投资软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同时,率先实施了区内企业联网工程,部分中外大型企业试行无纸化纳税申报,形成了企业、税务、银行“一条龙”管理体系。三是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上海的保税区在完善功能方面,积极将国际惯例与上海实际相结合。在保税区的功能选择方面,上海更多地参照国际惯例,力求与国际经济更好地进行衔接。
3.第三阶段:2001~2004年,内部结构与功能调整阶段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要求保税区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保税区进入了战略调整和体制转型阶段。
我国保税区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各种政策性准备,各保税区纷纷开始向自由贸易区的方向发展。国际物流功能成为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并轨的重要体现。外高桥保税区以国际物流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自由贸易区体制,逐步将物流分拨作为主要功能进行开发,并由此带动周边区域物流功能的发展。有近70家位居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进入外高桥保税区。针对国内市场的分拨和采购活动发展非常迅速,仅2001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物流分拨额就已经达到601亿元。另外,充分发挥免许可证、免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