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2011年,适逢中国纪录片百年华诞,也是中国纪录片新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以来,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国产纪录片发展缓慢的局面得以打破,社会各界对纪录片的关注日益高涨,中国纪录片呈现了期待已久的新气象。
新年伊始,中国纪录片谋定而后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中央媒体落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首个专门针对纪录片发展的指导政策——《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纪录片领域的一次突破。央视纪录频道致力于打造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并尝试制播分离的社会化创作,让有实力的民间纪录片制作机构看到了新的希望。国家广电总局专门划拨500万元,首次用于奖励扶持国产纪录片发展,具有很强的风向标作用。已连续举办近十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正式升格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为第一个以纪录片为主题的国家级节展,平台更高、影响更广。央视决策层敏锐捕捉到了纪录片的潜在价值,采取错位竞争,果断选择在次黄金时间段开播《魅力·纪录》栏目,以主流平台培育纪录片观众,效果明显。《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创造了纪录片的收视奇迹,瞬间引爆了媒体乃至公众对纪录片的空前关注。此外,纪录片综合评估系统的发布,填补了行业空白,为纪录片生产、传播、营销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首部年度性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透过大量调研数据系统梳理了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现状,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并给出了建议。“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在这一特别时空,中国纪录片接受了社会致敬,由此开启的首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从另外一个维度提升了纪录片的品格与价值。
整体语境的变化一改中国纪录片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低迷状态,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纪录片专业频道及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得纪录片的产业化实现路径更趋多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呈现出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纪录片行业多年来各方面的丰厚积累,配以新媒体灵活多样的传播手段,将各类资源聚集起来,得以多次传播,延长了纪录片的生命周期,为纪录片产业价值的实现增加了可能性。产业发展带动了内容需求,纪录片领域的多元化审美呈现良性发展趋势。在央视纪录频道面向社会的招标中,现实题材成为重要价值取向。纪录片的文化属性在新语境中成为受众身份识别的重要标志,年轻受众在新媒体平台愈加活跃。企业投资回报的期待,也提升了对项目评估咨询的迫切需求。
自2007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连续5年针对中央及省级电视机构纪录片的生产、传播、营销状况进行调查。在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调查中,调查对象有所拓展,除了中央、各省级电视机构(含中国教育电视台、省级电视台、纪录片专业频道)以外,还针对城市电视台、电影院线、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以及民间纪录片现状等进行了专题调查,并通过对数据的解读,勾勒出中国纪录片的整体状况。
根据“中心”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省级以上电视机构纪录片生产总时长约为5407小时。其中,央视(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集团)生产3025小时,占55.9%;各省级电视机构生产2382小时,占44.1%。5年来国产纪录片总产量小幅增长,中央电视台年产量相对稳定,保持在3000小时以上,省级电视机构年产量逐年递增,5年来增长了142%,使得中央电视台在全国纪录片总产量中的构成比例有所下降,两者占纪录片总产量的比例出现了明显变化。2007年,央视产量占总产量的78.6%,到2011年下降到55.9%;而省级电视机构的占比则从21.4%上升到44.1%(见表1)。
表1 2007~2011年省级以上电视机构国产纪录片产量变化
2011年,“中心”推出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以“格局”、“变局”、“布局”为结构体系,根据调查所得的第一手数据,结合相关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对比印证,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现状进行描述并提出未来发展构想。本文结合“中心”2011年相关调查数据,以“制造:2011~201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产制现状”、“营造:有利于纪录片健康发展的文化语境”、“打造: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力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