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本文关注的对象是中国民间纪录片,而另一个相关的称谓可能更为人们所熟悉,那就是“独立纪录片”。在国际纪录片界,“独立纪录片”的主流含义是专指那些大制片商之外的中小型制片公司运作的纪录片,当然也包括大量个人的作品,但其制片和发行过程基本都会由民间的公司来运作完成。而“独立纪录片”这五个字在中国的纪录片从业者、研究者和观众之间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有人侧重于从意识形态上去理解它,有人则强调它的艺术性,也有人认为它仅仅是指一种制片模式。实际上,任何一种片面的理解都不能正确描述“独立纪录片”的真正含义,而在国情、市场和文化差异等诸多背景之下,又很难照搬国外的概念来套用。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自身发展状况来看,现阶段“独立纪录片”在中国仍然很难被作为一个明晰、具有广泛共识的概念来使用。而相比较之下,“民间纪录片”是一个更为客观和易于被理解的称谓。
中国民间纪录片有着20余年的历史,其生存方式一直是比较自在的,既没有形成自身稳定的模式,也没有充分和市场接触;既有与国际接轨之处,又始终带有自身的特点。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在当今中国纪录片整体尚未完成产业化的大前提下,纪录片在民间的发展无疑是更为艰难的。尽管一些民间纪录片作者和制片人侧重于强调主流制片体系之外的“独立”姿态,但大家对独立的看法仍不尽相同。大多数民间纪录片作者都比较看重作品的艺术性和意识形态,这也是他们选择这条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或多或少地轻视与市场的接触和参与商业化的运作,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以至于一些来自民间的纪录片尽管拥有不错的口碑,却在其生存和发展问题上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因而也就缺乏有力的扶持。
一 身份:民间的活力与尴尬
“民间”若被作为一个时空概念,则自古有之,“民间”同时也是一种态度和角度。长久以来,无论中西方,“民间”都是文明孕育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现实生活为取材对象,兼具文献价值、思想性和艺术性,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的物质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上必然与“民间”有所重叠。
在百年中国纪录片历史之中,纪录片在民间的发展曾经是阶段性的主导力量。由于“民间”相对于“官方”的价值取向或多或少有所差异,因此,产生于民间的纪录片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不同于体制内纪录片的气质特征,同时也建立了适应、维持其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
本文所谓“民间纪录片”,主要是指其投资、创作、发行、传播等诸环节均是在非官方意志和环境下,以不违背法律为前提,由个体自然人、民间公司(组织)相互协作或者个人独立完成的纪录片。具体到中国的民间纪录片,民间的制片方式、民间的选题视角和民间的受众市场是民间纪录片明显区别于中国当今体制内纪录片的三个主要方面。中国民间纪录片目前的制片规模普遍不大,具体模式灵活多变,筹资渠道多样,营销和管理方法则在探索中透露出些许的创新性。中国民间纪录片的选题视角是充分体现其“民间身份”的重要特征,与现实近距离接触,对具有人类普世价值的选题尤其关注。中国民间纪录片的受众市场规模与目前的制片规模成正比,有潜力,但是有待开发和培养。从长远来看,市场需要规范化的运作和政策性的扶持。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国民间纪录片的关注度在持续上升,其热度并不亚于20世纪90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中,民间纪录片自诞生之初至今,一直保持着某种原始、质朴的气质,吸引着一批批关注者,这是它的魅力所在;在中国纪录片的语境中,民间纪录片又拥有最为生动和多样化的表达体系,影响了近20年来几乎所有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这是它的实力彰显。
尽管中国民间纪录片在题材、角度、艺术水准、受众关注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同时也是当代中国被世界所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在其生态内部,民间纪录片普遍以作者为中心,强调创作的独立和表达的自由,而为了达到这种独立和自由的自我要求,使得一些较为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制片模式很难被一些作者认同和接受,因为过于强调市场和商业规则的运作被普遍认为是会影响作者创作的。在其外部,由于传播渠道极其有限,使得民间纪录片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