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20世纪80年代后,竞争力逐步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90年代末期,区域竞争力开始成为国内外竞争力研究的新热点,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开始成为一种进行区域竞争优势比较和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的新的视角和有效工具。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消长和演进,区域经济社会竞争优势在动态演变中得以体现;同时,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而言的一种竞争优势。因此,动态演进是评价分析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视角。
2006年,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任务。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成为指导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入了加速推进的新阶段。自200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尤其是中部六省区域性战略性区域规划的相继出台和实施,中部六省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趋势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中部六省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竞争与合作态势日益凸显。为此,对2006~2010年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演进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有助于客观剖析“十一五”时期我国中部地区的竞争优势及其动态变化,深入挖掘中部地区竞争潜力,进而指导“十二五”时期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理论内涵
竞争力理论来源主要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集聚优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其中,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最为著名,系统提出了竞争力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奠定了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石。关于区域竞争力,以世界经济论坛(WEF)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联合发表《全球竞争力报告》和波特(1990)提出的“钻石模型”最具代表性。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属于区域竞争力范畴,是宏观层次的竞争力,比国家竞争力的区域尺度小,比城市竞争力的区域尺度大。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是多因素的协同作用,重视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作用的目标导向性,强化资源环境的支撑作用和科教文化的动力作用,以及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反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科教、文化、民生等因素的协同作用及产生的区域竞争优势。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持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绩效、不断促进地区繁荣和提升国民福祉的能力,是区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衡量区域发展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尺。具有以下内涵:①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首先包含经济发展竞争力,经济发展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②资源环境约束是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考虑资源环境限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应有之义;③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地区经济生产率和社会产出绩效,主要依靠科教文化的动力驱动;④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区域繁荣和提高居民福祉,社会保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途径。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是区域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绩效、促进地区繁荣、提升居民福祉的一种获取相对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估框架
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由经济发展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科教文化竞争力和民生保障竞争力组成。其中,经济发展竞争力是获取中部经济社会竞争优势的基础;资源环境竞争力是获取中部经济社会竞争优势的支撑;科教文化竞争力是获取中部经济社会竞争优势的动力;民生保障竞争力是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目标(图1)。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科教文化竞争力和民生保障竞争力的函数,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F(经济发展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科教文化竞争力,民生保障竞争力)。
图1 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估框架
(三)中部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