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
当前全球城乡人口各半,专家预计至2025年将有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中将有80%是在发展中国家。学术界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需加速城镇化进程,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党在深刻总结几十年来解决“三农”问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针,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三农”问题认识上的一个升华和飞跃。加速推进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题中必有之义,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农村城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城镇化的重要性、动力来源、实现途径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许多理论观点。
一 进一步强化加快城镇化的战略意识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等等。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也是近几年湖南经济崛起的主要经验。2000~2008年,湖南城镇人口年均增速为5.00%,高于全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3.55%的速度;城市化率年均上升1.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年均上升1.19个百分点的速度。2008年,湖南城市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2年的7.07个百分点,缩小为2008年的3.25个百分点。
虽然湖南城市化率的上升速度高于全国的上升速度,但湖南城镇化与全国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全省中心城市规模不尽合理,平均规模偏小。全省各地级市中,中心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只有长沙1个,而且中心城市非农人口在城市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全省各地级市平均不到60%,省会长沙也只有78.9%。中心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偏低,中心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对城市群的发展带动作用明显不足,将制约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二是省内各区域城市化率不平衡。14个市(州)的城市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只有长沙、湘潭、株洲、岳阳、衡阳5市,其他9个市(州)城市化率均不到40%,最低的邵阳市仅为29.85%,比平均水平低12.3个百分点。本省城镇不发达,对本地农民吸引力弱,湖南外出农民工多达1400万,其中到省外城市就业的近80%。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即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期。2011年湖南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但湖南目前的城镇化仍滞后于工业化,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湖南建成经济强省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十二五”期间湖南应进一步从战略上谋划加快全省城镇化,要把加快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路径,作为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对策,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的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从战略上谋划加快全省城镇化,为此应进一步强化城镇化的战略意识,在继续加大新型工业化发展力度的同时,努力实现全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与同步发展。各地在推进“四化两型”战略和建设“四个湖南”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防止只注重工业化的经济指标攀比而忽视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协调的倾向。尤其在认识上应当明确强化城镇化与推进工业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更好地推进工业化。其一,工业化若不和城镇化相结合必然会走弯路,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工业化以牺牲城镇化为代价,结果进一步加剧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其二,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与动力,城镇化形成大量的人口聚集,既为工业化提供巨大的市场动力,又为工业集聚和工业集群提供条件,基础设施完善和要素流动便利的城镇有利于吸引工业企业在空间上集群与集聚。其三,湖南的现实是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而不是工业化落后于城镇化。其四,城镇化除带动工业化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