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
第一节 乌托邦的共享思想
一 乌托邦思想
乌托邦思想是理想的一个完善,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乌托邦(Utopia)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意为理想或者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而柏拉图“创造”的《理想国》,是许多“乌托邦”思想研究者的理论根源地。在《理想国》这本书中早已经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模式,其模式在根本上是不能实现的。对于现实社会来说,这个理想的模式也只是探索而已。
17世纪后,“乌托邦”逐渐开始指称某种理想社会、理想模式、理想体制的程序和平台,“乌托邦”系统与文化、政治和社会理论知识之间的界限逐日模糊。18世纪末,随着欧洲基督化日益增强的趋势,陈旧的“孤岛上的乌托邦”仍然有回流的趋势,然而分支乌托邦思想的出现更显重要,摒弃了虚拟的背景,并且打破了封闭的领域局限性。这样的理性化、体系化的乌托邦思想,其领域涉及整个世界,通往“乌托邦”的路径从冒险故事转化成政治行动。
《乌托邦思想史》具有想要重新组建理想社会的线路,以此来形成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同时在审时度势下,来面对这个理想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而乌托邦思想内容中的基本精神阐述现实社会是个不真实而不可靠的社会,这也是赫茨勒的主张。改造人类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乌托邦社会合理性的体现,也是要达到的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乌托邦是依靠人类想象的,而且是依靠于人类一定发展阶段时的理性能力。而且,人类自身内在存在的主体性力量更多的是由乌托邦思想体现的,并不完全是以神话的方式借助神的力量而获得拯救的。即使是在奥古斯汀的《上帝之城》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也必须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才可能接近通达理想的“上帝之城”。乌托邦思想作为一个和谐的生活、理想国度的社会秩序与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的距离逐步拉近,与人的实践活动也密切相关。
(一)乌托邦思想的历史演变
乌托邦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时代,甚至更久远的希伯来人时期。美国学者乔·奥·赫茨勒将这一时期的乌托邦思想称为“伦理—宗教性”的乌托邦思想。这一时期又可分为若干个时期,即先知者时期、启示录者时期、古希腊时期和中世纪时期。每个时期又有其典型的代表人物,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言论著述又分别反映了那个时期乌托邦思想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思想上开始打破宗教思想的束缚,要求改善人的精神家园,人文主义者把探险者口头的海外国家的描绘引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这样一幅幅完美的、富于理想化的社会制度设计开始涌现,乌托邦思想在这一时期再次恢复其不衰的活力,并在新的高度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乌托邦思想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向人们描绘了一个个完美的未来世界,在这些未来世界中,社会制度公平、民主,人们生活富足、安康,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没有暴政和奴役,科学技术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利用,愚昧和迷信都消失了,总之,这样的未来世界,将是人们想象中最完美的国度。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大多要求平等自由,甚至把平等机械地等同于平均主义。而傅立叶、圣西门和欧文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一面,他们都希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他们按照自己的社会理想建立了不同的社会组织,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乌托邦思想的理论内涵
莫尔写作的《乌托邦》一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他将这本书称为“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莫尔以一种文学游记的形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国家制度的向往。乌托邦思想包含了对过去事情的总结,并将其归纳为经验教训以供世人思考。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为是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