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广州智能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

    作者:张孜 ZhangZi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广州智能交通的发展需求,总结了智能交通发展基础,提出发展目标与思路,搭建“一个中心、三大平台”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形成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特色的广州“十三五”智能交通发展规划方案,并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

    Abstract:

    The repor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basis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 Guangzhou,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goals and ideas,sets up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framework of “One Center,Three Platforms”,formulates the 13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 of Guangzhou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big data and mobile Internet,and proposes specific planning for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交通运输业的逐渐融合,线上虚拟和线下实体相结合的交通运输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人们的出行行为习惯正在并将持续发生深刻变化。交通运输行业如何主动作为,引导城市智能交通持续稳定发展,是各个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已有研究[1][2][3]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提出缺乏信息技术冲击下城市智能交通规划不足以统筹指导“十三五”时期智能交通发展。基于此,本报告以“十三五”时期城市智能交通发展规划为主题,以广州为案例,研究特大城市智能交通规划,为各城市智能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并指导广州智能交通发展。

    一 “十三五”时期智能交通发展需求

    (一)宏观需求

    交通行业需围绕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为城市功能的健康运行、社会资源的科学配置起先导作用。这要求行业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将行业信息化系统的拼装式集成深度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信息技术革命持续迅猛发展,对交通行业治理及服务模式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4],出行需求的满足方式由随机等待向自由定制转变,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更多类型的出行需要和服务需求。交通行业需强化互联网思维,实现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双方信息实时交互,推动互联网与交通行业融合创新发展。

    (二)公众信息化服务需求

    公众的交通信息化服务需求已呈现实时性、预测性、集成性、互通性与预约定制五大趋势,“十三五”期间这五项特征将更加凸显,表1为“十三五”时期新增公众交通信息化服务需求。

    表1 “十三五”时期新增公众交通信息化服务需求

    (三)企业应用需求

    企业应用需求受公众服务需求影响,随着信息的持续渗透,企业应用需求逐步精细化,表2为“十三五”时期企业应用主要需求。

    表2 “十三五”时期企业应用主要需求

    (四)政府应用需求

    根据交通行业管理职能,政府部门应用需求分为行业监管、辅助决策、电子政务三个类别,表3为“十三五”时期政府应用主要需求。

    表3 “十三五”时期政府应用主要需求

    二 发展基础、目标与思路

    (一)发展基础

    经过十几年发展建设,广州交通在公众交通信息服务、企业营运与管理以及行业管理与业务协同基本实现信息化,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1)公众服务。构建了一站式大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行讯通”,IC卡适用于公交、出租等各领域,满足21个地市跨地域使用,基于移动互联网提供定制公交“如约巴士”服务和“如约的士”个性化约车服务。

    (2)企业经营。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覆盖全市12000多辆车,满足车辆与系统实时互联;出租车管理系统覆盖全市22000多辆车,实时获取车辆位置、速度、上客、落客等信息。

    (3)物流服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实现“一个平台、一次递交、一个标准”以及“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全市物流企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4)行业监管。信息化监管覆盖城市公交、出租车、公路客运、公路货运、危险品运输、停车场管理、驾驶培训、汽车维修等主要交通运输行业和管理领域,率先建设约租车监管平台,开展新业态服务监管。

    (5)决策分析。建设覆盖全市900多条公交线路、10000多个站点的公交客流分析系统,建设了实时路况、公路客运相关量化分析系统,以交通仿真实验室开展仿真应用,引入手机信令数据开展重点区域人群监测应用。

    (6)基础支撑。数据采集覆盖人群、载运工具、路段节点等各类要素,初步建成统一的广州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二)发展目标

    交通运输服务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智能交通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人-车-路协同的交通环境。对企业而言是使经营管理更智能,对政府而言是行业监管高效、态势研判准确,最终实现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智慧的交通环境。

    (三)发展思路

    (1)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强化信息化顶层设计,高度整合交通行业信息资源。

    (2)技术引领、创新发展。继续推进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创新,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交通感知互联、分析联动、应用量化、服务协同。

    (3)完善机制、健全保障。从工作组织、创新意识、人才队伍、标准体系、合作交流、安全保障、产业发展等方面,构筑交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三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