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1]调查分析制约甘肃省社会组织发展的因素,对于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甘肃省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社会组织的数量逐年增长、类型日益多元化
近年来,甘肃省不断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全面推行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进行前置审批和涉及政治、民族宗教及涉外等以外的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注册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据调查,2012年甘肃省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为11320家,省属社会组织808家,市县两级所属社会组织10512家。其中,社会团体868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602家、基金会30家(见图1),仅2012年甘肃省新注册成立的社会组织就达1215家。与此同时,甘肃省社会组织分布的领域不断拓展,类型趋于多元化,已经由传统的行业领域向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特殊群体服务、社会福利、防灾减灾、公益慈善等诸多领域拓展。
图1 2012年甘肃省社会组织构成及数量
(二)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域不断拓展
随着社会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多,甘肃省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经由传统的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等领域向灾害救助、休闲娱乐、心理咨询、养老服务、文化服务等多领域拓展,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汇聚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力量,参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甘肃省大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2013年甘肃省有19家社会组织获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立项资金554万元。同时,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政府灾害管理的有益补充力量。在“7·22”岷县、漳县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甘肃省参与救灾的省内社会组织达167家,募捐的资金达到了1949.9万多元,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达3868人,[2]为灾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
(三)非组织形态的基层社会组织不断增多
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要素的不断整合以及社会成员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化,近年来,甘肃省跨区域、联合性的基层非组织形态的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这种非组织形态的社会组织虽然还没有达到登记注册的条件,但在群体诉求表达、社会热点事件关注、满足群体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社会影响。据调查,目前,甘肃省非组织形态的基层社会组织成员的来源已经突破了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和职业界限,主要以青年和中老年群体为主,其基本作用是满足其成员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这种跨区域、联合性的非组织形态的社会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资源流失,不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如何加强对这类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已经成为甘肃省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数量少、类型单一
甘肃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省份之一。近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总体上数量仍然较少且类型单一。如2012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68.85万人,只有181家社会组织,2012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213.35万人,只有368家社会组织[3],社会组织的数量明显偏少。据调查,目前,甘肃省民族地区社会组织主要以公益慈善类和民俗类为主,这类社会组织在扶贫济困、捐资助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八坊街的“哲麻尔提”(“哲麻尔提”为阿拉伯语,有“聚集、集体、团结、共同体、社区”等含义),是八坊街社区中具有显著回族宗教文化特色的民俗类社会组织。该组织自成立以来,不仅为所属的教众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如开展扶危济困活动),而且还在调节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甘肃省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不论在数量还是类型方面,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五)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措施逐渐完善
近年来,甘肃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结合甘肃省实际,始终坚持培育和监管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管力度,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并规范登记程序。对于申请成立的社会组织,只要符合条件就简化程序及时登记,对暂不具备登记条件的基层社会组织实行备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