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
一 研究概述
外国人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外国人来华就业是指,外国人依法应聘受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外国人来华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就业形态更趋多样。1996年1月22日,中国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外经贸部联合出台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这一规定在积极引进外资,引进高端人才,严格控制低端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尽管这一规定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毕竟已经颁布了14年,在这一期间,外国人就业管理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针对这些新变化,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外国人就业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聚焦外国人就业管理,关注外国人的合法就业管理和非法就业对策,对中国与海外一些国家的外国人就业管理状况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之处,针对目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外国人就业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调研、实地访谈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调查研究方式。
首先,研究外国人就业管理的相关理论问题,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厘清一些与外国人就业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梳理并归纳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政策。
其次,研究外国人来华就业的社会背景,分析外国人在华就业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开展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协助和支持下,在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就业管理的总体现状与宏观政策的基础上,前往广州、大连等外国人来华就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同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进行现状分析,关注民众对外国人就业、相关管理制度及其发展走向的基本看法。
再次,对外国人就业管理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外国人就业管理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共性特点,研究国外在外国人就业管理方面的独特做法,整理我国在外国人就业管理方面的个性特点。课题组采用各种信息收集方式,进行文献调研和网络信息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分析这些国家在外国人就业管理方面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和社会关注点,同时进行中外比较研究。
最后,研究国外一些做法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提出外国人就业管理的政策建议;在国际比较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外国人就业管理,提出管理体制建设、管理法规建设、管理制度设计、管理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二 外国人就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目前,随着在华就业外国人的数目日益增加,加强外国人就业管理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厘清外国人就业管理的相关基本概念,梳理相关的研究理论,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中国的外国人就业管理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一)外国人就业管理的相关概念
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需要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外国人就业管理首先需要厘清两方面的概念,一方面是国籍法和国际法领域的相关概念,包含:国籍、国籍法、外国人、非法就业、国际法、出入境、移民、非移民、国外技术移民、劳动移民、临时劳务输入等相关概念;另一方面是劳动法领域的相关概念,包含劳动权利、就业、劳动条件、工资、劳动保障等相关概念,另外还涉及人权公约、国际劳动公约、非歧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本次研究对这些概念一一进行了梳理,限于篇幅,此文不再详细列出。
(二)外国人就业管理的相关理论
外国人就业管理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问题。目前,国际上关于外国人就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大多依据国际移民理论、劳动就业理论以及国际法中的一些原则。西方移民理论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形成了很多理论流派,与外国人就业管理比较密切的主要有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新经济移民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劳动就业理论方面,主要有双重劳动市场理论(也称劳动市场分割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国际法相关原则方面,外国人就业管理必须坚持迁徙自由原则、国家主权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
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