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文物古迹保护与“人文北京”城市风貌构建

    作者:孙玲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摘要:文物构成了北京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在文物古迹“点”的保护方面,北京市政府逐年加大投资力度。为了留住北京古都风貌,各区县正在积极探索文物的“线”和“面”的保护经验。由于胡同、四合院及构成北京城市风貌的普通民居逐渐减少,实现“人文北京”的目标受到较大影响。各级政府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胡同、四合院的保护问题,发动民间资本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利用社会力量有效地保护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

    继2008奥运年之后,2009年北京市政府继续以“绿色、科技、人文”的三大理念建设北京,并将“人文北京”调整为三大理念之首。

    北京是中国五千年封建王朝最后五朝的所在地,皇家最高等级的文物建筑大部分集中在北京: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现存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颐和园;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瑰宝的天坛;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帝墓葬群十三陵;世界最伟大建筑工程之一万里长城。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文化名片。除此之外,北京还有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坛庙,大气磅礴景色秀丽的古代园林,玲珑多姿建筑精巧的王府宅园,巍峨挺拔工艺精湛的城楼、箭楼、宫城角楼,形式多样的古塔,婀娜多姿的亭、台、阁、榭。有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名人故居、会馆、戏楼等,记录着中国历史变迁的各种近现代建筑。这些文物构成了北京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人文北京”建设离不开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北京市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保护好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的前提下,继续关注北京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对于最大限度地维持北京古都的历史风貌,留住北京城市的文化记忆,保护北京的城市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 卓有成效的新思路:文物保护从“点”扩展为“线”和“面”

    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明确规定: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应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重点保护北京市域范围内各个历史时期珍贵的文物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物、历史文化保护区、旧城整体和传统风貌特色、风景名胜及其环境,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1]为了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政府以每年一亿多元的资金投入,对北京的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抢救性的修缮。2009年,北京地区涛贝勒府、广济寺、湖南会馆、隆安寺、太庙、明十三陵茂陵、大公主府、通州起义指挥部旧址、青龙峡长城段、圣新中学、颐和园谐趣园、司马台长城西5敌楼-西10敌楼、宛平城、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国民政府财政部印刷局旧址、北京法源寺东路、圆明园长春园宫门区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的修缮工程已经开工,还有一批文物古迹修缮工程正在开展招投标,不日也将开始修缮。[2]近年来,北京市已修缮了一百多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成为北京城的文化标识,与北京的特色城市文化一起,支撑着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北京旅游业。

    不过,随着城市改造的提速,北京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徜徉在北京的文物古迹中,一方面为文物古迹巧夺天工的技艺、博大深邃的文化内涵所震撼,一方面又因寻找不到这座文化古城古朴、厚重的原始城市风貌而遗憾。特别是一些国外游客,他们带着对东方古老城市的探寻来到北京,看到的却是新兴的城市和点缀其中的文物古迹,找不到历史书籍记载的北京城的影子。为了保护北京古都风貌,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及各区县政府在做好文物古迹“点”的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做好文物“线”和“面”的保护工作。北京市政府制定了相关的规章,要求严格保护已公布的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街区风貌,在这些区域内采取有机更新,微循环改造方式,不允许成片拆除原有的建筑,道路拓宽工程也受到严格限制,街区内的新建筑要与老建筑的原有风格保持一致。北京市政府划定的40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有的是皇城文化保护区,包含历史上故宫的外八庙及衙署,如南长街、北长街、南池子、北池子、景山东街、景山西街、景山后街;有的是保持明清时期格局的平房区,如东城区的锣鼓巷、西城区的西四北头条到八条;有的是明、清时期老字号商铺和娱乐场所集中区,如前门大栅栏、地安门大街;有的是清末民初外国使馆的集中区,如东交民巷;有的是明、清时期王府集中的地区,如什刹海地区。这些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街区是老北京城市文化的代表,透过这些区域,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北京城的传统风貌和文化特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北京的城市文化特色,进入21世纪以来,市政府开展了“两线一街一区”的保护工程。“两线”即“中轴线”和“朝阜线”;“一街”即“国子监街”;“一区”即“什刹海地区。”

    北京城的中轴线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