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
一 河南农村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况
(一)河南农村宗教信仰的类型和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宽松,中国宗教形势正在发生巨大而明显的变化,宗教信仰的多元化选择、个性化追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宗教已成为当前中国一种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近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信教人口增长很快。尤其在农村,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基层组织对农村的控制减弱,宗教对农民的吸引力大为增强,农村宗教发展迅速,农民信徒数量众多,已成为农村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
河南是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占较大比重的省份,农民占了人口的大多数。基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河南农村宗教发展比较迅速,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5种宗教。到2003年底,信教群众有419.06万人左右,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2%。其中,信仰佛教的群众约51.62万人;信仰道教的群众约30.27万人;天主教徒约12.43万人;信仰基督教的群众约214.75万人;基本上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群众约110万人。全省目前有宗教教职人员13000多人,登记宗教活动场所8400多处。虽然目前还没有全省农村信教群众的确切统计数据,但根据有关资料和笔者的调查表明,其中农村信教的人数是占绝大多数,这也基本上反映了河南农村宗教发展的基本概况。
(二)河南农村宗教信仰的特点
1.信教人口增长较快,但不同宗教发展不平衡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河南农村信教可以说还是个别现象,且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这主要是因为佛教、道教在河南历史悠久,它们与民间风俗习惯结合紧密,农民每逢过年过节去庙里上香、求神拜佛,求得保佑,这些活动在农村比较普遍,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也比较大。但不能就此说参与的农民都是佛教、道教的信徒,所以,真正的佛教、道教信徒也不是很多。另外,河南是中国回族人口的主要聚集区,数量居全国第三位,所以,作为一种民族宗教的伊斯兰教,其信教人口也一直相对比较稳定。但近年来,信仰宗教在河南农村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其中尤以基督教的发展最为迅速,其活动场所和信徒数目大大增加,宗教活动日益频繁,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目前在河南农村最为活跃、信徒最多的宗教。这可能是由于基督教的传教和活动方式更适应当前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要求,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我们重点调查的郸城县是豫东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以农业种植为主,人口众多。近些年来,宗教在本地发展迅速而普遍,尤以基督教为甚。它的聚会点有近120个,在20个乡镇都有分布。信徒总数保持在6万人左右,占全县总人口122万的5%,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我们主要调查的某镇有11个基督教正式聚会点,其中一个普通的聚会点就有200多名信徒每周参加集会,而且表现得相当虔诚。
商水县是我们调查的另外一个重点县,总人口107万。近年来,基督教也快速发展。它的正式聚会点有近200个,在辖内的23个乡镇都有分布,信徒总数在5万人左右。流动的小型聚会点更多,达上千个,每个点人数多少不一,多则几十,少则十几人。我们重点调查的城关镇一聚会点有教徒1000多人。
2.信教者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在不同群体中发展不平衡
有关资料表明,中国信教民众存在着“五多”现象,即老年人多、妇女多、农民多、文化水平低的人多、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多。河南农村的宗教信仰也突出表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即信教群众中主要以农村老人、妇女为主,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越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信教的群众相对就越多。我们在豫东某聚会点的调查中发现,50岁以上信教者占65%以上,女性信教人员占到70%以上,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的占到了75%。当然,近些年也有一部分中年和青年人加入信教行列。
3.农民信教原因复杂,但主要受非理性因素支配,盲从倾向比较严重
由于信教的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宗教的认识不足,往往是在不了解宗教的情况下信教的,表现出很强的盲目性。其主要表现:
(1)因病而信教。认为患病通过信教可以治好。这主要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虽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的医疗成本加大,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