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
东西合作已成为加快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也已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东西对口帮扶对于东西合作来说,既是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重要阶段。
2006年4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在福州召开的“闽宁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第十次联席会”上高度评价了闽宁扶贫协作工作,“闽宁协作是东西扶贫协作中,坚持得最规范、最全面、最有成效的协作典型,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树立了榜样,两省区创造的经验,对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陈述闽宁对口帮扶形成背景的基础上,对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搞好此项工作的一些建议,并对进一步加强东西合作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一 闽宁对口帮扶形成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宁夏的南部山区,包括宁夏固原市的原州区、彭阳县、泾源县、西吉县、隆德县,中卫市的海原县,吴忠市的盐池县、同心县。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国家的组织下开始了大规模的连片扶贫开发,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第一期“三西计划”结束时仍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存在,反贫困任务依然艰巨。单靠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扶持,难以有效、快速地改变这一现状。
福建省,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东部优势、沿海优势,台港优势,借助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迅速成为发达地区之一,自身实力不断增强。
为了解决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有效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缩小东西部差距,国务院于1996年7月下发了《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指出“经有关地方政府同意,决定由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与甘肃省,上海市与云南省,广东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与陕西省,浙江省与四川省,山东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与青海省,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市与贵州省,开展扶贫协作。”就此拉开了东西对口帮扶的序幕。
1996年11月,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联合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标志着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开始启动。
二 闽宁对口帮扶取得的成效
十余年来,在两省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对口扶贫协作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为中心,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扶贫机制,提升协作模式,扩大扶贫协作效果,探索对口扶贫协作的有效形式,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相结合的帮扶机制,广泛开展对口帮扶与交流合作,闽、宁扶贫协作不断深入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宁南山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一)宁南山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十余年来,宁南山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突出表现在:①在基本农田建设方面,共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0.8万亩,打井窖1.5万眼。②在文化教育方面,福建省先后向宁南山区八县派遣支教教师468名,填补了许多农村学校无任课教师的空白;同时为宁夏代培研究生138名、教师1476人,救助失学和辍学学生3.4万人,帮助数百名贫困大学生重返校园,表彰奖励宁南山区中小学教师1600名。新建和扩建学校126所,并捐赠了大批课桌椅、教学器材、电脑、图书、体育器材和服装,缓解了贫困地区的教学困难;同时,建成78个科技文化活动中心。③在医疗保健方面,福建省先后分批选派了131名青年医疗志愿者到同心县等医院帮助工作,援建医院82所。
(二)干部群众素质得到了提高
1.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群众致富能力
11年来,福建省先后对7.5万多人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并组织赴闽劳务人员2.5万人。其中前9年,宁夏在福建的务工人员达20998人,劳务收入3.15亿元,相当于2004年宁南山区8县地方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