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西部地区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突出任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是提升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提升西部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使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进而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是指,在一定的科技和教育支撑环境下,通过从事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科技活动,反映出的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技和教育基础状况、科技投入、教育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科技潜力,同时,它反映该国家(地区)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推动能力。
一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和表2。
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比性,本文的静态分析指标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动态指标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2007)》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4~2007)》,实证分析中只对西部11个省区市进行了评价(西藏由于有多项指标数据缺失,分析时暂不考虑)。
表1 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静态分析指标体系
表2 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动态分析指标体系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的分析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状况,根据上文构建的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从综合得分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再以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为基础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及排名;使用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相结合,实现对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二 西部各省市区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静态分析与评价
(一)主成分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我们可以得到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分析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和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见表3和表4。
表3 2006年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分析二级指标综合得分及排名
表4 2006年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分析综合得分及排名
(二)聚类分析
为了更详细地研究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现状的异同,在上述一级指标综合得分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对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现状进行分类研究,得到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分析一级指标的聚类结果,见图1。
图1 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分析一级指标聚类结果
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的评价如下。
1.四川和陕西最具竞争力
从系统聚类的结果看,四川和陕西处于第一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四川和陕西的综合排名处于前两名,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现实水平在整个西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四川在教育基础与投入、科教产出和高新技术等三方面排名第1,在科技基础与投入方面排名第2;陕西在科技基础与投入方面排名第1,在科教产出和高新技术等两方面排名第2。
四川省的优势具体体现在:科教产出方面,四川省的技术市场持续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取得新成果。技术合同交易金额33.4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541项,250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1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励;新增中国名牌17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申请专利19165件,专利授权9935件,其中,新增专利实施项目2304项,新增产值358.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围绕壮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核技术及新能源等6大优势领域,重点打造大尺寸高清晰PDP电视机、民用航空整机、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