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
2007年内蒙古国民生产总值以19.0%的增速居西部12省区市之首,连续5年居全国32个省区市第1位。2007年,内蒙古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018.81亿元,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全国第24位跃居第16位;人均GDP达3300美元,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第10位。[1]内蒙古在跨越式发展中,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同时,全面引进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成功地实现了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了与内蒙古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 循环经济与资源型产业集群间的耦合机理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资源型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
(一)产业集群生态化既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也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从生态学角度看,产业集群是由具有相似特征的企业以及与之有共生关系的其他组织组成的一个产业群落。产业群落内的企业是一种“共生”(symbiosis)关系,对同一区域内上下游产业在物质、信息、技术方面的积累与传输能力的发掘,会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种群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承载能力(Lambjin,1998),产业集群生态化是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型产业集群是依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成长的产业组织形式,如果种群密度过高,过度竞争和开采将导致产业集群的死亡。资源型产业集群想要保持其稳定和持久性发展,就必须不断延长产业链,减少对资源的消费。
循环经济采用“生态链”的方法,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这样就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将经济系统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资源型产业集群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耦合及资源共享,实现企业之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集群内废弃物的低排放,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产业集群内工业系统物质循环利用的网络,使资源型产业集群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二)资源型产业集群大多是上游产品的生产,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逻辑起点
循环经济是从输入端、生产过程到输出端对生产和消费进行控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顺序进行的经济模式。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角度看,资源型产业集群大多集中于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和制造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起点。下游产业的发展依靠资源型产业提供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约束很大程度上来自资源型产业自身的浪费。
从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看,资源型产业是循环经济的输入端。国家发改委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集中在矿产资源开采、原材料和高耗能行业、机电产品制造、高污染和包装行业等资源型产业领域。[2]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确定了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和轻工行业进入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除了轻工行业之外,全部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从资源型产业入手发展循环经济,是从国民经济运行层面实现循环经济。
(三)资源型产业集群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组织形式,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相互促进
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单个企业内部的循环难以实现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于大规模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废料数量很大,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这种废料,只有作为共同生产的废料,因而只有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废料,才对生产过程有这样重要的意义……”[3]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围绕特色资源的开发,由核心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最终形成的。资源型产业集群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往往是下游企业的原材料,通过产业链延伸把资源型企业连在一起,产业集群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保障。这就使循环经济发展成为促使资源型产业在资源富集地区集群形成的一个因素,资源型产业集群与其他类型的产业集群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即它是多个不同的相关产业在一个工业园区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集群,并且,在多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