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
北京的新农村建设是与城市化背景相并行的重要问题,对北京市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新农村建设是破解北京“城乡差异”,助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农村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科学实施的保证,因此,科学、合理、满足社区发展愿景和发展诉求的规划必须先行。北京的新农村建设经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断加速实施和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新农村规划功不可没。新农村规划在京郊农村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政府推动和主导到农民和社区不断深入参与,正经历着转变。
一 北京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概貌
2006年北京市制订《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内容涉及全市185个乡镇,3953个行政村,乡村户数142.2万户,乡村人口381.8万人(此数据为新农村建设开始之前的2005年底数字)[1]。为加强分类指导,北京市将京郊村庄分成三大类12小类(见表1)。
表1 北京市村庄分类
应指出的是,在剧烈的城市化浪潮冲击下,北京市的农村人口及村庄体系在规模上呈不断缩小的态势。从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北京市农业人口从346.8万减少到273.9万,减少了72.9万,非农业人口从760.7万增加到972万,增加了211.3万人。郊区乡镇建制从214个(67个乡、147个镇)减少到182个(40个乡、142个镇),行政村从4044个减少到3950个[2]。这也对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 规划编制及社区参与情况
即便是在北京——这一走在全国城乡统筹发展前列的城市而言,新农村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也仍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之初及之后的数年中,虽然北京市的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仍滞后于新农村建设。首先是全市缺乏镇(乡)、村建设新农村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其次是村庄规划编制滞后,据统计,2006年时全市近2/3的村没有编制过规划,还有40%的村没有地形图。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北京市坚持了政府主导同时力促农民和社区参与的方针。
2005年,北京市按照以点带面和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义务送规划知识下乡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开展新农村规划试点工作。组织在京48家高水平的规划建筑设计单位,派出200余名规划师、建筑师和工程师,涉及规划、建筑、结构、设备、市政、测绘等12个专业,义务下乡为远郊区县73个试点村编制村庄规划。试点村包括了不同的类型,其中平原村庄35个、半山区村庄22个、山区村庄16个。从区域分布来看,顺义区8个,通州区9个,大兴区8个,房山区7个,昌平区6个,延庆县6个,怀柔区6个,密云县10个,平谷区7个,门头沟区4个,丰台区2个。同时,北京市还编印下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讲话、文件、法规、标准汇编》、《村庄规划试点设计主要内容要求》和《村庄试点用地分类及制图标准》等参考文件和标准,为新农村规划的制订提供了依据和技术保障。
北京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成立了“试点村庄规划技术指导组”,专门负责试点村规划工作,小组成员经过统一培训,作为规划指导员,深入每个试点村,踏勘现场,与村委会和村民进行座谈,了解农民意愿,听取各方意见,为试点村规划搭建交流的平台。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各规划设计单位深入农村,坚持吃住在村里一段时间,了解农民,认识农村,做到规划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有的规划设计单位对试点村进行了全覆盖的入户调研,发放了农民建设改造意愿的调查表;有的规划设计单位在村里召开群众恳谈会,让普通农民畅所欲言,记录农民的需求。根据调查表和访谈等资料,规划设计人员统计分析出规划要急需解决的方面,重点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设计。同时,在规划过程中规划师和试点村庄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形成了长期联系,不断给试点村提供新的资讯,拓展了农民的视野,及时全面地帮助试点村,同时规划师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和锻炼。
2005年底,北京市73个新农村试点规划已全部完成基本编制,《北京新农村改造规划建设设计手册》免费发放到郊区农民手中。同时在村庄试点规划中,根据对老百姓实际需求的调查,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生产特点、民俗习惯以及住房功能改善等,提供了多种住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