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金融危机考验我国社会发展模式

    作者:杨宜勇 安家琦 池振合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摘要: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发展模式改革带来很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住房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亟待提速。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奉行保障民生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促进措施,实行了一些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全面展开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不断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住房制度改革,努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并且在大部分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Abstract:

    Under the financial crisis,the reform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suffered a serious strike. The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is grim,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reform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the health care and medical system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need to be improved,the housing reform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needs to be reformed urgently. In this context,the Chinese government adheres to people-centered philosophy,pursues to protec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ideas,developed a series of employment promotion measures,implemented some income distribution reform measures,initiated the reform of medical service and health care system in new belief,continued to mak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etter,and strengthened the reform of housing system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most areas,we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为政之要首在利民,为治之道重在安民。”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动摇,将保增长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在惠民生中实现增长目标,这不仅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短期举措,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减少外贸依存度的长期发展战略。惠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医改和社保新政,以及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户籍制度改革方面,评价危机中惠民生社会改革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第一节 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制度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就业制度演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失业问题非常严重。当时,城镇失业人员达到470万,农村中处于破产状态的农民达几千万。[1]面对这种状况,国家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进行土地改革,让农民稳定在农村地区就业;第二,救助和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具体措施包括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积极促进劳动力流动等。这些政策虽然具有应急性和特殊性,但符合经济运行规律,实践中的效果也不错,很多失业工人重新找到工作岗位,严峻的就业形势迅速得到缓解。此外,“包下来”政策天生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特色,可以视为统包统配就业政策的前期探索。

    1952~1978年,我国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该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的主要制度支撑是:统一的劳动力招收和调配制度;统一的工资分配制度;统一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2]在计划经济体制大背景下,统包统配就业政策是一种必然选择,现实中也达到了节约发展重工业的交易成本和劳动力使用成本,从原材料供应方面支持重工业发展的目的。这种就业政策的弊端也很明显,一方面,极大地限制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伤害了效率;另一方面,使得社会成员自由流动和自由择业的权利受到损害,因此有欠公平。“大跃进”时期农村劳动力的先“进”后“退”,“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青年劳动力的先“下”后“上”,都表明计划经济时期就业工作出现了大的问题。[3]

    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改革过程中,我国面临至少以下三个方面的就业问题:一是经济体制转换带来的失业问题;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失业问题;三是微观机制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由政府行政职能的延伸到经济职能的回归问题。[4]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国在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同时,着力建立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就业制度。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就业制度,原有就业制度的弊端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大提高,劳动者择业的自主性和公平性也得到了加强。客观地说,就业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残疾人群体就业难、失业保险制度不健全。

    二 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形势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大幅度减少,2009年1~8月,中国出口额当月同比都下降了17个百分点以上,9月略有改善,但也下降了15.2%[5];据估计,全年出口额将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出口减少会直接影响到相关国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劳动需求情况,而出口减少所导致的消费不足会导致劳动需求的进一步减少。据估计,因为出口减少而导致的我国的就业岗位减少达到1500万个。

    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投资增速也出现大幅度减缓,这尤其表现在房地产投资领域,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月度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但是该指标值在2009年2月降低为1%,这是自1997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之后,该指标指虽然缓慢回升,但是直到2009年9月也只有17.7%。[6]房地产投资的疲软,不仅直接减少了对建筑工人等的需求,而且使得上游有关产业的生产也出现大幅下滑,劳动上需求因此大量减少。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劳动市场上,劳动供给继续增加,近10年来,我国经济活动人口一直不断增加,2001年为74432万、2002年为75360万、2003年为76075万、2004年为76823万、2005年为77877万、2006年为78244万、2007年为78645万、2008年为79243万。[7]根据2009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