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冰岛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

    作者:江时学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摘要:2008年10月,冰岛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国家濒临“破产”的边缘。冰岛危机的实质是金融业无限膨胀导致的金融泡沫在外部条件发生恶化时终于破裂。金融泡沫的产生与银行私有化后金融业盲目地走向国际市场以及政府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等因素有关。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对冰岛金融业的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冰岛危机的教训是:银行在拓展其海外业务时没有量力而行;不能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不能依靠信贷扩张来刺激经济;要正确处理发挥比较优势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关系;有必要为金融机构建立一套预警体系。
    Abstract:

    In October 2008 Iceland suffered a severe financial crisis that made the nation almost bankrupt. The root cause of the cris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large financial bubble which had been created by the speedy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banking sector after its privatization and the loose financial regulations. The bubble crashed under adverse external condition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ccelerated the financial expansion in Iceland. The following lessons can be drawn from the crisis:the strategy of “going global” for the banking sector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a cautious way;lax government regulations over the financial sector should be avoided;credit expansion should not be used as a way of stimulating the econom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making use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should be dealt with properly;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up a set of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2008年10月,冰岛爆发了震惊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对岌岌可危的金融体系,冰岛总理哈尔德惊呼:冰岛经济已濒临“国家破产”。冰岛危机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教训和启示也是非常深刻的。

    第一节 冰岛金融危机的由来

    北大西洋岛国冰岛曾被国际媒体视为“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7~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上,冰岛雄踞首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2007年冰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64548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位。[1]这个总人口只有3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一百多亿美元的小国在社会发展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每一个冰岛人均可享受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冰岛的人均购书量和人均手机拥有量在世界上均位居首位,失业补助金与就业人员的工资相差无几,就业妇女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此外,冰岛的社会问题不多,风土人情淳朴,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无怪乎冰岛人被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但在2008年10月,如此令人羡慕的一个国家却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10月6日,哈尔德总理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指出:最近几周,世界金融体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性冲击。世界上最大的一些投资银行已成为这一灾难的受害者,市场上的资本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其结果是,那些国际大银行不再为其他银行提供资金,银行之间的信心丧失殆尽。这使得冰岛银行的状况在过去几天内不断恶化。哈尔德总理还指出,冰岛经济可能会与银行一起陷入(危机的)旋涡,后果可能是国家的破产。[2]

    哈尔德总理的讲话发表后,著名的全球网上购物网站“亿贝网”(eBay)设在英国的分网上贴出了网友的恶搞:“99便士起价拍卖冰岛,欲购从速。”[3]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丹尼尔森教授说:在和平时期,没有一个国家会如此迅速而悲惨地崩溃。[4]

    毋庸置疑,冰岛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牺牲品”。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国际上银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基本停止,流动性的减少使冰岛银行遭遇了致命的打击。

    首先陷入困境的是格利特尼尔银行(Glitnir)。2008年9月26日,格利特尼尔银行高层会见央行行长奥德松,希望央行能注资9亿美元。奥德松没有意识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冰岛,因此他不仅没有同意格利特尼尔银行的请求,反而在2天后宣布,政府将对其实行国有化。

    政府的这一行动使标准普尔和其他一些评级公司立即降低了冰岛的主权信用等级。[5]这使冰岛的第二大银行兰兹银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为它在向欧洲中央银行融资时是用冰岛国债作抵押的。鉴于兰兹银行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数日后政府也将其收归国有。

    一些政府官员表示,对兰兹银行实行国有化的目的是为了保住冰岛最大的银行考普信银行,因为此前政府已为考普信银行注资6.25亿美元。但是,由于考普信银行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政府终于在10月9日不得不将其接管。至此为止,冰岛的三大银行均被国有化。

    由于冰岛金融形势陷入了极度混乱,政府被迫在10月9~13日关闭了股市。在此以前,股市已下跌了90%,[6] 克朗也大幅度贬值。

    在经济繁荣时期,冰岛人无忧无虑地举借了大量债务。由于这些债务多以外币计值,因此克朗的贬值导致其债务负担变得越来越沉重。此外,由于国民经济陷入危机后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失业增加,因此许多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2008年10月以来,民众的示威游行此起彼伏。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冰岛从未出现过的动荡。[7]为驱散抗议的人群,警察不得不使用催泪弹。这也是半个世纪以来冰岛警察首次使用催泪弹。

    冰岛金融危机也影响了政局稳定。2009年1月23日,哈尔德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时间定在5月9日)。24日,首都雷克雅未克再次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游行者强烈要求政府立即下台。此外,社会民主联盟也向哈尔德施加压力,要求他撤换中央银行行长。25日,商业部部长西于尔兹松辞职。[8]迫于压力,哈尔德总理不得不在26日宣布,由于联合执政的独立党和社会民主联盟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他领导的内阁被迫集体辞职。冰岛因此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上第一个政府垮台的国家。

    2009年2月1日,社会民主联盟和左翼绿色运动宣布成立过渡政府,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出任总理。除了积极要求国际货币经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