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文献纪录片发展报告

    作者:王大鹏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摘要:作为人类“生存之境”的文献纪录片,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本文首先对影像文献从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的诞生到现在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梳理,并指出2010年文献纪录片的主要特征是文献纪录片栏目化或纪录片栏目中的文献体倾向。本文对2010年两部经典文献纪录片《国殇》和《档案》进行了个案分析。

    在纪录片领域,利用文献资料,包括文件、相片、图片、实物、各种文字记载及以往拍摄的资料影像(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称为文献纪录片,也叫汇编片。“文献性”是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纪录片“记录”功能的终极解读、诠释也正是“文献”二字。无论对影像的媒介传播,还是对社会历程的演进,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文献纪录片分为人物传记片和历史类文献纪录片两种类型。作为人类“生存之镜”的文献纪录片,必须要关照历史、惠顾现实。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拂去岁月的尘沙,还原历史真实,总结过去,求训致用,以史为鉴;其次是去伪存真,从历史的规律性去认识现实实践中的现象与问题,追寻历史渊源,鉴往知来,抓住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1]。关照历史、惠顾现实,基础是客观真实。而中国文献纪录片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客观真实这一标准总是飘移不定。

    一 影像文献的历史梳理

    20世纪20年代香港民新影片公司出品的《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标志着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诞生[2]。在当时战火纷飞的中国,影像制作权被各军事集团控制,用以宣传自己、打击异己。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公司收归国有,纪录电影由国家计划拍摄。在这一时期,文献纪录片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工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促进作用。60年代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由于胶片、摄影器材价格昂贵,大批影像资料被重新编辑制作成文献纪录片。在那个特殊时代,社会个体价值被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的社会群体心理被无限放大,最终形成思想上的大一统。作为宣传工具,创作纪录片的电影厂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接受中央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根据政府的宣传政策进行创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纪录片创作、发行畅通无阻,社会全民接受,走入摄影机镜头中的人个个精神饱满、配音气宇轩昂、配乐振奋人心……那些今天看来有些可笑的影像是中国纪录片固有的时代特征,从宣传角度讲,这些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超过了今天任何一部纪录片。就纪录片本体而言,它们展示了中国在非正常状态下民族集体亢奋的真实层面,在官方控制的摄影机里精神饱满、气宇轩昂、振奋人心代表了一切。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进入思想解放的时代,人们开始独立思考,个体价值再次彰显。这时的纪录片人用影像思考、构建、反思,制作出一批体现创作者个人色彩的电视纪录片。与传统的纪录片不同,这些纪录片已经剥离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中国纪录片第一次实现了影像的个体表达。文献纪录片的状况却没有随着思想解放而改变,其原因是影像文献资料的官方占有。中国的影像资料由影像创作部门保管,1980年以前的中国纪实影像资料主要存放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0年以后的中国纪实影像资料主要存放于中央及地方各级电视台。新影厂现存影片资料共42000本,合7000多小时,历年搜集的各种珍贵历史影像,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孙中山、宋庆龄早期革命活动,有省港大罢工等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资料;最早的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进北京和老北京人生活状况的镜头;还有世界各国的纪录影像,反映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资料等[3]。可以说新影厂系统保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影像史料,利用这些史料新影厂和其上级单位中央电视台创作了大批关于百年中国历史、文化、战争、人物的文献纪录片。

    21世纪,面对正在经历转型期的国家,面对行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华民族,中国纪录片人自觉地用文献纪录片梳理历史进程,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民族气魄,用影像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肩负时代重任,这一时期涌现出《故宫》、《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敦煌》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献纪录片。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以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各历史时期的影像资料为依托,创作了大量关于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国家建设的文献纪录片。反映主旋律的文献纪录片成为2009年纪录片生产、制作的主体,通过文献片的表现形式,国家宣传机器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二 2010年中国文献纪录片概述

    与2009年相比,2010年的文献纪录片少了行政干预和全国性的集体动作,有了较为自由的创作空间。文献纪录片栏目化或纪录片栏目中的文献体倾向成为2010年文献纪录片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