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
2010年8月起,32集纪录片《我的抗战》开始与观众见面。与绝大部分节目不同的是,该片首选在网络上播出,再展开地面巡映,最后才是电视播出。整个过程历时半年,其间,伴随着与之相关的各种媒体报道。至2011年,《我的抗战》先后获得“2010全球华人纪录片盛典卓越贡献纪录片”、“2011《新周刊》中国电视榜纪录片特别大奖”、“2011中国电视纪录片协会年度纪录片大奖”等各类奖项,网络收看超过4000万人次,无论声誉还是影响,都超过了市场预期。
一 特点:从口述历史出发,“把人民的历史交还给人民”
正如《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的作者保尔·汤普逊所说:“通过人民的声音,把人民的历史交还给人民。”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的良知。记忆是思想和理性的源泉,是明辨是非、以史为鉴的先决条件。如果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材料,记忆则是思想的源流,如果没有了社会记忆,思想的河流就会趋于干涸;当然更不会有反思、有质疑、有批判,因为没有记忆就不会有基于历史的比较、分析和判断。因此,人们需要重拾记忆,知道前人的历史,了解和记住前人的经历、功过、是非,有着不言而喻的必要性。
哈布瓦赫曾说:“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我们的历史有一种存在的状态,就是“唯一”的状态。所谓“唯一”就是官方式。但是历史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只有一种声音的历史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所以,《我的抗战》提倡“口述历史”,由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当事人亲述见闻,这种叙事有着鲜明的个性化视角,且具有明显的独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口述者更多的是关照和打量其个体在一段历史中的命运。因此,不在意或不太在意官方或史学界统一的对一段历史的宏观判断,换句话讲,口述历史超越意识形态约定口径的可能性很大。②口述个体经历的压力远远小于官方修史。所以,它容易客观和接近真实。③口述者的历史描述通常是具体和生动的,它既弥补了教科书所不具备的历史细节,也表现出风行的戏说影剧所不具备的严肃和负责任。④口述历史最大的功效是可以传承,它为千百年后还对这段历史抱有兴趣的人提供着亲耳聆听的机会,所以它充满温情。
二 难度:与时间赛跑,追寻逝去的历史记忆
做口述历史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剧组的工作最早开始于2002年,有关战争的采访收集和整理则是从2006年就全面开始了。期间受访者多达3500人,口述历史影像资料时长超过200万分钟,纪录影像也超过200万分钟,收集的历史老照片超过了300万张。
其中亲历抗战,口述以抗战为主要内容的老人接近400位。他们那时的身份有军官,有士兵,有教师,有电影明星,有外国人,还有孩子,总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多种身份,数量上以军人为主。这些人都曾亲历抗战,他们中最年轻的已经80岁了,大多数都在90岁以上,抗战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他们的用个人讲述交织成了“抗战历史”,形成《我的抗战》叙事、叙史的核心、主体。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5年,全面抗战爆发已经73年,“九·一八”事变距今79年,亲历过这场战争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制作《我的抗战》的过程中,紧迫感一直如影随形。2006年剧组在云南突击采访了103位抗战老兵,2007年再去寻访时,有一大半人都没了,剧组一直是在“跟时间赛跑”。
三 观念:以细节重现历史,强调个人化的历史自述
《我的抗战》一共32集,所表现的或是关键战役,或是人民武装,或是国际援助,或是武器补给,或是战时情感,或是伪军战俘……从尽可能完备的细节与侧面来还原抗日战争的全貌。但是就如名字《我的抗战》一样,所呈现的历史的视角在于——“我的”,与英勇杀敌相对应的,是《我的抗战》中,充满了个性化的视角,是纯个人化的叙事。
在《我的抗战》中,观众可以看到很多社会各色人士对抗战历史的不同回忆和诠释,他们有普通士兵、文艺抗战者、情报工作者、修路民夫、知识分子等等,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就是抗战中的一分子,是历史见证者。例如,《永远的微笑》,讲述战争中凄婉浪漫的爱情;《战俘》,说的是一群屈辱的战俘的心酸往事;《伪军》,展现了抗日战争中最尴尬的一个人群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我的抗战》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纯个人化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