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
2010年8月,央视财经频道开播一周年,一部10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在财经频道播出。作为《大国崛起》的姊妹篇,《公司的力量》一经播出便迅速引起关注,一时网络、报刊评论不断。与此同时,《公司的力量》DVD在当当网获得2010年度专题片类销售第一名。
三多堂传媒作为《公司的力量》联合摄制方之一,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三多堂传媒是北京三多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有限公司的合称,这是国内最早的专业纪录片投资、制作、发行民营公司,虽然其成立不过10余年,但是一部部制作优秀的纪录片作品让“三多堂”的名字享誉业界,“三多堂传媒”成为民营纪录片公司的先行者。
一 经营发展回望
“三多堂”,在中国古训中有“多子、多福、多寿”之意,这个名字另一渊源来自山西有名的晋商建筑——曹家大院。“三多堂”承载着一群独立于体制之外的纪录片人的梦想,以及他们做大做强国产纪录片的愿望和野心。从开山之作《方寸国土万千情》、《20年·20人》到定型之作《唐之韵——唐诗》、《晋商》再到成名之作《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一部部作品串联起了“三多堂”的成长足迹。
“三多堂”的历史,是一家民营公司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之路的一个侧影。
(一)酝酿:《方寸国土万千情》
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北京电视台决定拍摄20集人物系列片《方寸国土万千情》,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大规模派摄制组赴海外进行拍摄。北京电视台从全国各地挑选了30多位导演、摄影、制作人进行摄制。《方寸国土万千情》在中国香港挑选了20位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各界人士进行伴随式采访,李兆基、金庸、觉光法师、何志平、李丽珊都是其中的主人公。制成的20集人物纪录片后来在全国许多省级电视台播出,反响热烈,被视为当时国内人物纪录片的一次创举,也被认为是“北京台建台以来拍摄的最好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成了三多堂成立的一个契机。从这次拍摄中,可以看到做纪录片的潜力和做纪录片制作公司的可能性。于是,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当时的合伙人还有刘军卫和程乐平。
(二)起航:《20年·20人》
以三多堂名义制作的第一个节目是与央视合作制作的一部20集献礼片——《20年·20人》,那是199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20年,它开启了央视委托社会公司制作纪录片的先河。
《20年·20人》同样集结了央视、凤凰卫视、各省级卫视的自身纪录片编导,以及独立纪录片人,包括许文广、李成才、康建宁、黄东文、段锦川、蒋樾等,由任学安担任总导演,汪文斌担任总监制。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团队都是中国纪录片界再难奢望的超豪华组合。《20年·20人》整体很平均的创作水准,为系列纪录片制作树立了新的榜样。同时,它也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从《20年·20人》开始,三多堂正式确立了系列纪录片制作的发展方向。在别人看来,这是危险的选择,因为那时,全国可能都找不到一家民营影视公司以纪录片制作为主业。由于纪录片在电视台不是主流片种,也不是广告客户垂青的对象,所以电视台投资制作的愿望不强,偶尔播出的纪录片,基本上来自各台有纪录片情结的编导拍摄的小型作品,而比较有影响的纪录片,只有央视制作的一些领袖人物传记片。
在这个看似不大的市场,三多堂却赶上了好时候。1999年、2001年,分别是纪念建国和建党的重要年份。借着香港回归和改革开放20年时的节目口碑,三多堂连续赢得了北京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合肥电视台的多个系列片摄制项目,其中包括在全国范围播出的《国典春秋》、《往日如歌》、《回声》、《忠诚》等。这些角度柔软、情感和故事性都很强的节目,与当时献礼片“高、大、全”的普遍状态,形成了对比,赢得了电视台和宣传部门的好评,也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定向:《唐之韵——唐诗》、《晋商》
2000年,第一部以三多堂为主投资制作的系列片《唐之韵——唐诗》在央视三套《岁月如歌》栏目播出。这部由康建宁导演的20集节目,视角独特,画面精美,解说浅显易懂、意蕴深刻,一时获得众多观众好评。从播出第一天开始,观众问询电话就不断。现在,在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师中,几乎人手一套《唐之韵》的光碟,而且节目播出10年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