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十一五”期间,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从2006年的1034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到2010年的约21000亿元[1],比2006年翻了一番。2010年的餐饮业既保持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又连现危机事件,既乘势而上、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10年,重庆餐饮公司乡村基成功在美国上市融资8250万美元,成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荣誉称号;世博餐饮、亚运餐饮使中国餐饮品牌影响力大大提升,2010年的餐饮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2010年餐饮市场特点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稳步回升
自2010年1月起,国家统计局调整了统计口径,将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调整为餐饮收入。2010年全国餐饮收入达17648亿元,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5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6个百分点。
从统计结果看,第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4077.2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6.7%,增速比2009年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4103.7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2009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4450.8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8.9%,增速比2009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共实现5003.8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9%,增速比2009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2]全年餐饮收入达到17648亿元,比2009年增长18.1%。总体来看,2010年餐饮业增长速度在维持高位的基础上稳步回升,尤其是自下半年以来,餐饮收入增速稳定在18%以上,并开始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全年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持平,见图1所示,“十一五”时期餐饮业发展情况见图2所示。
图1 2010年全国餐饮收入及增长率
图2 “十一五”时期餐饮业发展情况
由于各省市统计口径并未统一,难以进行客观比较,但从27省区市的增长率来看,江西、辽宁、四川、青海、安徽、内蒙古、江苏、广西餐饮增长率超过20%,但全国有将近一半的省区市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餐饮收入增速都在15%左右,具体见表1。发达地区如何保持餐饮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表1 2010年全国主要省市餐饮业发展情况
续表
(二)营销手段不断创新,网络团购毁誉参半
2010年,中国网络团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发展过程,自第一家团购网站建立到2010年底,团购网站已经达到了2612家。目前网络团购的主力军是年龄25~35岁的年轻群体。团购最核心的优势体现在商品价格更为优惠上,根据团购的人数和订购产品的数量,消费者一般能得到5%~40%不等的优惠幅度。餐饮因消费普遍性、需求日常性在团购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3.8折的海鲜大餐、2.5折的日本料理、低至1折的涮羊肉套餐……2010年以来,团购餐饮以其诱人的低价及便捷的方式,在北京、上海等都市白领当中迅速蹿红。据咕嘟妈咪调查,在所有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98%有网购经历,其中实际参加过团购的占68.7%,在所有有过团购经历的消费者中有83.4%的人团购过餐饮,也即56.1%的被调查者参加过餐饮团购。“团购菜肴质量不好”、“团购的菜肴缺斤短两”是网民从未进行餐饮团购的主要原因,但89.9%的人会继续参加团购。大众点评网统计显示,从2010年3月开始,团购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截至2010年12月,有100多万网友购买团购券,成交额近1亿元,其中美食占到全年团购交易额的49%。
超低的价格、广泛的网络宣传推动团购网站不断发展创新,但随着团购餐饮的日益增多,团购消费的集中性、企业服务能力的局限性也使得团购餐饮矛盾不断出现,预约就餐难、菜品质量缩水、服务态度差、阴阳菜单等一系列问题使团购餐饮饱受诟病。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对团购行业进行规范管理。
(三)经营模式不断变革,外卖服务成新亮点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消费需求的变化升级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外卖这种新的餐饮销售渠道开始蓬勃兴起,成为餐饮企业尤其是快餐企业节约经营成本、拓展消费市场、增加营业利润的重要模式。嘉禾一品、麦当劳、吉野家、和合谷、真功夫等快餐企业的外卖发展势